朱由检叮嘱道,“研究院章程,待徐先生入京后,朕与他细细商议。”
“是!”
就在王承恩领命,准备退出安排这一切时,朱由检看似随意地又问了一句,语气缓和了些:“对了,皇后近日在宫中可还安好?朕忙于政务,倒是有些疏忽了。”
王承恩停下脚步,转身恭敬回道:“陛下日理万机,皇后娘娘深明大义,一向安好。
每日在坤宁宫读书、习字,有时也去御花园走走,性情娴静端庄,将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诸妃嫔亦各安其分,并无事端。”
他顿了顿,似想起什么,补充道,“只是……只是国丈爷前日曾递牌子想入宫请安,被娘娘以陛下初登大宝、政务繁忙,且宫规不便频繁召见外戚为由,婉拒了。”
朱由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些许欣慰。周皇后这是刻意在与她那不省心的父亲保持距离,不想给自己添麻烦,甚至隐隐有约束外戚之意。
倒是个明白人,懂得顾全大局。
这让他对这位历史上温婉而刚烈的皇后,多了几分真实的好感。
“朕知道了。”
朱由检语气温和,“晚些时候,朕去坤宁宫用晚膳。你提前去说一声,让娘娘不必过于准备,寻常家宴即可。”
“是,奴婢这就去坤宁宫传话,让娘娘准备。”
王承恩脸上露出一丝由衷的笑意。陛下能顾及后宫,与皇后和睦,亦是稳定朝局的一部分。他躬身退下,脚步轻快地去安排诸多事宜。
暖阁内重归安静,朱由检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渐起的暮色和宫灯初上的景象。
前路依然艰难,阉党未除,边患未靖,流寇未平,财政依然捉襟见肘。
但他心中已然有了更清晰的蓝图和更坚实的底气。
一手紧握“帝权图谱”,肃清吏治,巩固皇权,打击一切反对势力;
另一手则要坚定不移地推动技术进步,提升国力,从根本上解决危机,甚至……为未来的扩张打下基础。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啊……老祖宗的名言,放在哪个时代都不过时。”
他低声自语,将现代的理念深植于这古老的帝国治理中,“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魏忠贤要斗,科技树也要点!”
科技的火种已然点燃,后宫的微澜也需安抚。
下一步,便是要在这波诡云谲的朝堂之上,继续与魏忠贤周旋,利用其党羽因刘、李、吴三人倒台而产生的恐慌,进一步分化瓦解。
并一步步将那些忠诚且有才干之士,如即将入京的徐光启、宋应星,以及王安国、李邦华等人,提拔到关键位置上来。
他仿佛看到,在不远的将来,
当大明的军队装备着更精良、射速更快的燧发枪和威力更大的火炮,
当田地里因良种和新技术而产出翻倍的粮食,
当工匠们用高效的方法织出更多的布匹、炼出更优质的钢铁。
这艘沉重而古老的帝国巨轮,才能真正获得破浪前行的新动力,才能从容应对内外的挑战,甚至去追逐自己前世的那个梦想。
喜欢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