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亮,秀芬就进了裁缝间。门一推开,晨风带起桌角一张纸片,她顺手按住,是昨天挂出去的那件蓝花罩衫袖口脱了线。她心里咯噔一下,这针脚松得不正常,不是她缝的。
她把衣服拿起来细看,线头从内衬边缘扯出一截,走线歪斜,收尾也没打结。她做的活儿从不会这样。她翻出记录本,一页页核对——最近五件成品去向清楚,用料、尺寸、交货时间都记着,没一笔差错。可这件衣裳,布是她的边角料,样式也照着她改过的版型来,连领口滚边的弧度都一样。
正想着,赵大妈提着铝饭盒冲进来,脸色发急:“秀芬!你快看看这是啥?”
她接过饭盒打开,里面叠着一件粉色罩衫,正是她上个月给周家妞妞做的款式。可这布薄得透光,肩缝处已经裂开一道口子,纽扣只缝了一边,另一侧线头耷拉着。
“妞妞昨儿在西街买的,五块钱。”赵大妈压低声音,“摊主说是‘幸福里李师傅特制’,还说供不应求,得赶早。”
秀芬没说话,手指摸过衣领内侧。她习惯在每件亲手做的衣服里衬左角缝一个极小的折角标记,像个小三角,不显眼,但拆开一看就知道。这件没有。
“谁买的?”她问。
“不止一家。”赵大妈叹气,“老刘家媳妇买了条裤子,裤腰才穿一天就散了线;钱婶邻居的女儿也买了件,袖子短了一大截,根本没法穿。”
秀芬把两件衣服并排放在桌上,一件是她做的,一件是仿的。布料不同,剪裁走样,针距稀疏,甚至连省布的方法都错了——该加褶的地方硬拉直,穿着肯定勒人。最要命的是,这些衣服打着她的名号,却做得如此敷衍。
她抬头问:“她们知道不是我做的吗?”
“有人信,有人不信。”赵大妈搓着手,“吴婶今早在水池边嚷嚷,说你以前装清高,现在连假货都管不住,是不是心虚了?”
秀芬放下衣服,走到墙边取下挂钟后面的铁皮盒,打开,里面是几张布票和几张零钱。她没动钱,只抽出一张纸,是王专员留的联系方式。她盯着看了会儿,又放回去。
中午前,她把三件仿品带回裁缝间,点起煤油灯,一针一线拆开来。布是便宜货,纱支稀,一扯就变形;缝纫用的是普通棉线,不经磨;更离谱的是,有件裤子的裆部接缝居然用浆糊粘了一下,再胡乱缝几针遮掩。她捏着那块布,指尖发僵。
这不是学手艺,是砸招牌。
傍晚时分,孙寡妇悄悄推门进来,手里攥着半张传单:“我在南巷口看见的,贴在布店后墙。上面印着‘李秀芬设计款’,底下画了个红圈,写着‘特价清仓’。”
秀芬接过传单,字迹粗糙,但“李秀芬”三个字写得格外大。她认得那笔画,像是照着某次她在登记表上签的名字描的。
“你还记得第32章那回吗?”孙寡妇低声问,“你给孩子们做的围裙,有个梅花领口,锁边特别密实。我昨天看见一个女人拿着你的图样去裁布,就是照那个样子改的,可她用的是机针,针脚平得很,一点不立体。”
秀芬点点头。那次她特意教孩子们辨认真品:领口三层绣法,花瓣有层次,背面线迹均匀紧密。现在有人拿她的教学当模板,做出来的却是粗劣货色。
她把传单折好塞进抽屉,转身从柜子里取出一件儿童连体衣——那是她为小强量身改的,腋下加了斜纹布条防撕裂,肩带可调节,裤脚还缝了暗扣方便换尿布。她一直留着这件,因为每一个细节都是她反复试过才定下的。
她翻开本子,在最后一页写下:
“凡我所做,必有三点:
一、腋下加固斜纹布条;
二、内衬左角小折角标记;
三、领口锁边三层递进绣法。”
写完,她合上本子,吹熄煤油灯。屋里黑下来,只有窗外路灯透进一点微光,照在桌上的正品与仿品之间。
第二天一早,她在裁缝间门口支了块木板,上面贴着三张照片:一件女裤、一件罩衫、一件童装。每张下面都标着一行字:“此为本人亲手所制,特征如下。”旁边附了放大图,指着斜纹布条、折角标记和领口针法。
赵大妈路过看了一眼,立马明白了:“你是让大家自己认?”
“我不说谁对谁错。”秀芬把一件新做的罩衫挂在钩子上,“他们穿什么,买什么,是他们的事。但我做的东西,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钱婶端着搪瓷缸子走过来,站在木板前看了许久,忽然开口:“我昨天去供销社,听见两个女人在议论,说‘李师傅的东西也不过如此’。我就问她们:‘你们买的真是她做的?’她们答不上来。我说,真正的手艺,经得起细看。”
她转头看向秀芬:“你要不要我帮你作证?我见过你交到妇联的图纸,精细程度不是一般人能模仿的。”
秀芬摇摇头:“不用你说是我做的,只请大家记住,真东西长什么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七零:我的大杂院厨娘生活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