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筹备会的最后一页PPT刚从大屏幕上消失,录制棚里的嘉宾们就像被按下了启动键,三三两两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组队的事儿。有人攥着手机翻通讯录,有人拿着笔在规则手册上圈画心仪的队友,空气中满是跃跃欲试的躁动。
杨昊轩没凑这个热闹,他手里还捏着刚才记满规则的笔记本,指尖在“国风主题”那几个字上轻轻摩挲。前世他曾为一部古装剧做过配乐,对古典乐器的编排熟稔于心,此刻脑子里已经闪过了好几首适配的曲子,只是还没琢磨好该如何跟潜在的队友沟通——毕竟他之前一直藏着才华,突然主动牵头,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他正靠着墙角走神,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温和的声音,带着几分笑意:“昊轩,等一下。”
杨昊轩心里一动,这声音辨识度极高,清润如玉石相击,正是他前世就很敬佩的音乐人李健。他连忙转过身,果然看见李健手里拿着一叠纸,正缓步朝他走来,脸上带着标志性的温和笑容,丝毫没有前辈的架子。
“李老师,您找我?”杨昊轩连忙站直身体,语气里难掩几分尊敬。前世他只在颁奖典礼上远远见过李健几次,从未有过近距离交流,此刻突然被对方主动搭话,心脏竟不自觉地快跳了两拍。
李健走到他面前,停下脚步,先指了指他手里的笔记本,笑着问:“刚才看你听得很认真,是不是对国风主题有什么想法?”
杨昊轩愣了一下,随即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就是随便想了想,觉得国风挺适合融入一些古典乐器的,比如古筝或者琵琶,应该能出不错的效果。”他刻意说得很简略,没敢把心里更细致的编曲思路说出来,怕显得太过张扬。
没想到李健眼睛一亮,立刻点头附和:“我也是这么想的!国风舞台不能只做表面功夫,得有实打实的古典元素撑着,才能有那个韵味。”说着,他把手里的纸递了过来,“你看,这是我刚才在会上随手画的初步构想,想改编《青花瓷》,把古典乐器和流行唱法结合起来,就是还没琢磨好具体的编曲细节。”
杨昊轩连忙接过纸,低头看去。那是几张带有乐谱线的专用稿纸,上面用黑色水笔写着《青花瓷》的歌词,歌词旁边密密麻麻标注着李健的想法——“主歌部分可加古筝前奏”“副歌需增强和声层次”“间奏可加入琵琶独奏”,甚至连某个字的咬字处理都做了批注,字迹工整又流畅,能看出满满的用心。
他越看越惊喜,这些想法竟然和他刚才在脑子里勾勒的轮廓不谋而合。尤其是“增强和声层次”这一点,他甚至已经想到了用自己的双声嗓来呼应,让副歌部分更有层次感。
“李老师,您这个构想太妙了!”杨昊轩忍不住抬头赞叹,语气里的敬佩更浓了,“《青花瓷》本身就自带国风底蕴,加入古筝和琵琶后,既能保留原曲的温润,又能突出古典韵味,要是再搭配合适的和声,效果肯定会很惊艳。”
见他说得头头是道,李健脸上的笑容更甚,他轻轻拍了拍杨昊轩的肩膀:“昊轩,我看了你一公的舞台,你改编的《海阔天空》和声太有想法了,尤其是那个双声嗓的运用,既新颖又不突兀,刚好契合我对《青花瓷》的改编预期。”
说到这里,李健顿了顿,眼神变得格外认真:“所以我想邀请你加入我的小组,咱们一起打磨这个国风舞台,你愿意来吗?”
杨昊轩彻底愣住了,眼睛瞪得微微圆了些。他原本以为,自己顶多能找个普通的小组,安安静静做些编曲辅助的工作,没想到竟然能被李健主动邀请,而且还是让他参与核心的改编工作。这突如其来的认可,让他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连指尖都有些微微发颤。
“李老师,您……您真的愿意让我加入?”杨昊轩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我怕我经验不足,拖您后腿。”
“年轻人有才华,就该多尝试。”李健笑着摇头,语气格外真诚,“我看你的编曲思路很清晰,对音乐的敏感度也很高,而且你擅长的双声嗓,正是这个舞台需要的。咱们是合作,不是谁拖谁的后腿,有什么想法咱们可以一起商量,互相打磨才能出好作品。”
这番话像一颗定心丸,瞬间驱散了杨昊轩心里的顾虑。他看着李健温和而坚定的眼神,又低头看了看稿纸上那些充满诚意的批注,深吸一口气,用力点了点头:“李老师,我愿意!谢谢您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会好好努力的!”
“太好了!”李健也笑了起来,伸手拍了拍他的胳膊,“走,咱们去旁边的休息区坐坐,好好聊聊具体的改编细节。我还想听听你对双声嗓融入《青花瓷》的想法呢。”
两人并肩走向录制棚角落的休息区,那里摆放着几张沙发和一张小茶几,茶几上还放着节目组准备的矿泉水和纸巾。杨昊轩刚坐下,李健就递给他一瓶矿泉水,然后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一支笔,在稿纸的空白处画了起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双声学霸:我在披哥3封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双声学霸:我在披哥3封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