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屋的白炽灯嗡嗡作响,映得桌面泛黄的乐谱纸格外清晰。杨昊轩坐在吱呀作响的木椅上,手机架在堆满专业书的书架上,镜头正对着他,屏幕里的青年穿着洗得发白的白T恤,头发随意梳到脑后,露出干净的额头。
他指尖捏着张教授发来的《披荆斩棘的哥哥3》报名要求,目光落在“个人才艺展示”一栏,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下。前世在格莱美舞台上挥洒自如的他,此刻却对着一部手机犯了难——他要录的不是惊艳四座的创作,而是一段足够“平庸”、不至于引人注目的演唱。
“就唱《后来》吧。”杨昊轩低声自语,打开手机录音功能,指尖落在桌角那台二手电子琴上。这台电子琴是原主攒了三个月生活费买的,琴键有些发黏,音色也略显单薄,但足够应付一段简单的伴奏。
他没有立刻弹奏,而是闭上眼睛回忆这首歌的旋律。《后来》是华语乐坛的经典老歌,旋律简单平缓,情感表达直白,既不会因为难度太高暴露唱功,也不会因为太过冷门而无人知晓。更重要的是,这首歌的情感内核是遗憾与释然,刚好适合用克制的方式演绎,完美契合他“藏拙”的需求。
深吸一口气,杨昊轩按下电子琴的电源键,弹出简单的前奏。左手是最基础的分解和弦,右手是平稳的旋律线条,没有加入任何复杂的织体,也没有叠加和声层次,听起来就像一个普通音乐生的日常练习。
“后来,我总算学会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开口的瞬间,是纯粹的男嗓,磁性低沉,像浸润在温水里的大提琴。他刻意控制着气息,避免使用前世驾轻就熟的混声技巧,只用中音区平稳输出,尾音干净利落,没有任何拖腔或转音。前世唱到这里,他总会在“人海”二字后加入一段绵延的气声转音,让听众瞬间共情,但现在,他只想唱得“中规中矩”。
杨昊轩的目光落在手机屏幕上,看着画面里那个略显拘谨的自己,眼底掠过一丝复杂。这具身体的原主,有着不输任何人的音乐天赋,却因为性格内向、家境普通,始终不敢展露锋芒。大学三年,他的专业成绩始终稳居年级第一,编曲作业里藏着连教授都惊叹的巧思,可他从未参加过任何校园演出,甚至连音乐社团的排练都很少主动参与。
而他,前世站在金字塔尖的顶级音乐人,习惯了聚光灯与掌声,习惯了用最极致的表演征服观众。可现在,他必须学着做一个“普通人”,学着收敛所有光芒,只为了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安稳地活下去。
“后来,我总算明白了如何去爱,可惜你早已远去,消失在人海……”
副歌部分,杨昊轩稍微提高了音量,但依旧没有触碰高音区。他刻意压低了声线,让演唱听起来更“大众化”,就像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翻唱者。电子琴的伴奏也保持着一成不变的节奏,没有任何情绪起伏,仿佛只是机械地配合着演唱。
一曲终了,电子琴的尾音缓缓消散在空气中。杨昊轩没有立刻停止录制,而是对着镜头微微鞠躬,声音平淡地说:“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系的杨昊轩,今天演唱的歌曲是《后来》,谢谢大家。”
没有多余的自我介绍,没有强调自己的专业成绩,也没有提及自己擅长的十余种乐器,就像一份最简单不过的作业提交。
他点开视频回放,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三分二十秒的视频,画面稳定,声音清晰,演唱没有任何失误,但也没有任何亮点。就像一杯白开水,解渴,却毫无味道。
“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杨昊轩满意地点点头,将视频保存到手机里。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不引人注目,能顺利通过初选就行,至于后续能不能晋级,他其实并不在意。
就在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屏幕上跳动着“张教授”的名字。
杨昊轩按下接听键,语气恭敬:“张教授。”
“昊轩,报名视频录好了吗?录好的话发给我看看,我帮你把把关。”张敏芝的声音带着惯有的严谨,还夹杂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录好了,我现在发给您。”杨昊轩没有犹豫,直接将视频通过微信发送过去。
等待回复的间隙,他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傍晚的风带着些许凉意吹进来,夹杂着楼下餐馆飘来的饭菜香。这是一间位于老旧居民楼六楼的出租屋,月租八百块,是原主能找到的最廉价的住所。窗外是密密麻麻的晾衣绳,远处的高楼大厦在夕阳下勾勒出模糊的轮廓,与他前世住惯的江景豪宅形成了天壤之别。
杨昊轩靠在窗沿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框上的斑驳油漆。前世的他,拥有花不完的财富、数不清的荣誉,却也承受着常人无法想象的压力。经纪人的过度包装、资本的商业绑架、粉丝的过高期待,让他渐渐失去了创作的自由,最后在一场为了炒作而举办的露天演唱会上,被突然坍塌的舞台设备砸中,结束了短暂而辉煌的一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双声学霸:我在披哥3封神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双声学霸:我在披哥3封神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