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的重庆总算褪去了灼人的暑气,吴梦琪站在观音桥新华书店的台阶上,仰头望着 “重庆书城” 四个鎏金大字在夕阳下泛着暖光。公文包里王强刚签批的报销单还带着油墨香,那是她软磨硬泡三天才争取到的学习经费 —— 张哥事件后,她在部门会议上提出 “建立销售知识库” 的建议时,王强眼里闪过的惊讶至今清晰可辨。
推开玻璃门,社科类书架前的喧嚣扑面而来。周末的书店挤满了带着孩子的家长,教辅书区域的高音喇叭循环播放着促销广告。吴梦琪深吸一口气,穿过打闹的孩童,径直走向职场管理区。指尖划过《销售圣经》《谈判力》《影响力》等烫金书脊时,她突然想起入职第一天,张哥曾嘲讽地说:“卖东西靠的是嘴皮子,不是死读书。”
“姑娘,要找哪方面的书?” 穿藏青色工作服的店员推着书车经过,胸牌上 “李” 字的金边已经磨掉了一半。他看吴梦琪在书架前徘徊许久,主动递来一本封面磨损的《重庆本土企业销售案例集》,“这本卖得好,好多跑业务的都买。”
吴梦琪接过书,泛黄的扉页上用铅笔写着 “2018.3.15 购于沙坪坝”。翻到目录,“洪崖洞商户联盟谈判实录”“朝天门批发市场客情维护技巧” 等标题让她眼前一亮。当看到 “如何应对客户的习惯性拒绝” 这章时,她的指腹不自觉地按在页边 —— 这让她想起第一次给陈总打电话时,对方那句 “不需要” 像冰锥一样扎在心上。
“这本我要了。” 她抱着书走向营销类书架,目光在《大数据时代的客户画像》和《抖音营销实战指南》之间游移。手机突然震动,是李姐发来的消息:“老朱说《提问式销售》那本不错,他徒弟靠里面的话术签了三个大单。”
吴梦琪在 “销售技巧” 专柜前蹲下身,膝盖硌在冰凉的地板上。她把挑出来的书一本本码在腿上,《SPIN 销售法》《优势谈判》《客户心理学》…… 书脊在灯光下连成一片深浅不一的蓝色海洋。当她伸手去够最高层的《零售终端成交技巧》时,指尖与另一只骨节分明的手撞在一起。
“抱歉。” 男人的声音带着重庆人特有的儿化音。他穿着灰色冲锋衣,背包上挂着 “重庆交通大学” 的校徽,手里抱着一摞市场营销教材。“你也做销售?” 他看着吴梦琪怀里的书,眼睛笑成了月牙,“我爸开超市的,说学好这些能帮他搞促销。”
吴梦琪忍不住笑了:“我是新手,正在恶补。” 她顺势请教,“请问你知道怎么快速记住客户的喜好吗?我上次把陈总的咖啡喜好记混了,搞砸了面谈。”
男生从背包里掏出个笔记本递过来:“我爸教的土办法 —— 画客户档案表。” 本子上贴着各种小图标:抽烟的客户旁画着香烟,爱喝茶的画茶杯,连 “讨厌香水味” 都用个打喷嚏的小人标注。“你看,比单纯记文字管用多了。”
吴梦琪翻着本子,突然想起自己手机备忘录里那些零散的客户信息,脸颊微微发烫。她谢过男生,又挑了本《客户关系管理实务》,才抱着沉甸甸的书走向收银台。排队时,她数了数怀里的书,整整 12 本,够她啃上一阵子了。
走出书店时,暮色已漫过解放碑的碑顶。吴梦琪站在天桥上,看着车流在脚下汇成金色的河。她给王强发消息:“王经理,我买了些专业书,报销单可能要超预算。” 很快收到回复:“没事,能学到东西就值。” 后面跟着个竖起大拇指的表情。
回到出租屋,吴梦琪把书一本本摊在餐桌上。她找来硬纸板铺在桌角,用马克笔写上 “学习计划” 四个大字:早上六点半到七点背销售话术,午休时间看案例分析,晚上七点到十点学理论知识。
台灯亮起时,光影在墙上投下她低头写字的剪影。她从文具店买来的活页本上,第一页写着 “吴梦琪的销售成长日志”。翻开第一页,她画了个简单的思维导图:核心目标是 “三个月内成为部门中游业绩”,分支写着 “每周掌握 2 个谈判技巧”“每月复盘 3 次失败案例”。
深夜十一点,手机屏幕亮起,是线上课程平台的开课提醒。吴梦琪咬了口凉透的红糖糍粑,点开 “金牌销售实战课” 的直播界面。讲师正在分析 “如何处理客户的价格异议”,PPT 上赫然写着 “永远不要先报底价”。
“比如客户说‘别人家更便宜’,你们怎么回应?” 讲师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吴梦琪赶紧在笔记本上写下这个问题,笔尖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响。弹幕里弹出各种答案:“我们质量更好”“可以申请折扣”…… 她想起刘总上次说 “鼎盛报价比别家高 5%” 时,自己当时的窘迫无措。
“正确的做法是转移焦点。” 讲师突然提高音量,“你可以说‘张总,您关注价格是对的,不过上个月江北嘴的李总跟我说,他们宁愿多花 2% 的成本,也要保证供货速度 —— 您更看重交货期还是预算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庆美女销售的麻辣逆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重庆美女销售的麻辣逆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