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她翻到“蓝军邮”那一页时,台下的目光瞬间凝固了。那是一枚蓝色背景的邮票,“蓝军邮”是1953年为配合军队通信使用而设计的,因种种原因未正式发行,存世量仅数十枚,单枚市场价已超二百万,而这里竟有一整版!
“我的天,一整版蓝军邮!”坐在中间的一位邮票收藏家激动得站了起来,他手里有三枚单张的,却从未见过整版的藏品,“李主持人,这版邮票是真的吗?我可听说当年存世的整版不超过三版。”
李小丫从容回应:“王先生放心,所有拍品都经过七位专家联合鉴定,这版蓝军邮的纸质、印刷工艺、齿孔度数均与档案记录一致,绝对是真品。”她侧身示意,大屏幕上随即出现了邮票的高清细节图,连放大镜下才能看清的暗记都清晰可见。
“起拍价二千万,加价幅度不低于十万。”
二千一百万!”王先生率先举牌,声音都有些发颤。
三千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举牌,他是国内邮票收藏界的泰斗,毕生心愿就是集齐一套完整的中国邮票史。
三千五百万!”王先生不甘示弱,他父亲曾是军人,对军事题材的邮票有着特殊的感情。
价格一路飙升,很快突破了四千万。老者身边的助手低声劝道:“先生,已经四千万了,超出预算太多了。”老者摆摆手:“钱没了可以再赚,这样的藏品错过了,就是一辈子的遗憾。四千一百万!”
王先生犹豫了,他看着屏幕上的蓝军邮,又看了看老者坚定的眼神,最终放下了号牌。“李老,这邮票该您收藏。”
李小丫落槌:“四千一百万成交!恭喜李老!”老者站起身,对着全场拱手:“老夫得此宝,定会妥善保管,将来捐赠给国家博物馆,让更多人能看到中国邮票的百年历程。”台下掌声雷动,连何雨柱都忍不住点头——这才是收藏的真正意义。
接下来的拍品是一件摆件,被安置在铺着黄绸的玻璃罩中。当玻璃罩被移开时,全场瞬间安静下来——那是一块巴掌大的田黄石,通体呈枇杷黄,质地温润如凝脂,灯光下可见细密的萝卜纹,石质通灵,仿佛蕴含着流动的光晕。
“这是一块重达280克的田黄石,产自福建寿山溪田,是田黄石中的‘黄金黄’。”李小丫的声音带着敬畏,“田黄石有‘石帝’之称,自古便有‘一两田黄三两金’之说,而如今优质田黄石的价格,早已是黄金的数十倍。更难得的是,这件摆件由清代玉雕大师杨璇雕刻,题材是‘松下问童子’。”
众人凑近细看,只见石上雕刻着苍劲的古松,松下有一位老者拱手问路,童子则手指远山,神态栩栩如生。松针的纹理细如发丝,老者的衣袂褶皱自然流畅,连童子鞋上的纹路都清晰可辨。最妙的是,工匠巧妙地利用了田黄石的天然色泽,将石质最黄润的部分雕成了松树的主干,稍浅的部分刻成了人物衣袍,浑然天成,不见雕琢痕迹。
“杨璇的工!”一位古董商惊叹道,“我十年前在香港见过一件他雕的田黄印章,拍出了两千多万,这摆件比印章大,工艺更复杂,怕是要破纪录了。”
起拍价一千万,竞价一开始便进入白热化。做地产的王总与开拍卖行的刘总你来我往,价格像坐火箭一样往上冲。“一千五百万!”“一千八百万!”“两千万!”
王总脸色涨红,他书房里缺一件压箱底的摆件,这田黄石正是最佳选择。“两千两百万!”刘总则冷笑一声:“两千五百万!”王总咬了咬牙,刚要举牌,却被身边的妻子拉住:“差不多行了,再争下去就不值了。”最终,刘总以两千五百万的价格将摆件收入囊中。侍女端上一个铺着黑丝绒的托盘,盘中静静躺着一对翡翠手镯,镯身通透如冰,却泛着浓郁的绿色,仿佛将一汪春水凝固其中。灯光下,手镯的绿色流转不定,从浓艳的帝王绿到清新的苹果绿,层次分明,却又浑然一体。
“这对手镯是冰种帝王绿,圈口58毫米,内径完美,适合大多数女性佩戴。”李小丫拿起其中一只,对着灯光展示,“大家请看,手镯无裂无棉,通体满绿,打灯可见内部的纤维结构细腻均匀,是缅甸老坑玻璃种翡翠中的极品。”她轻轻将两只手镯碰在一起,“叮”的一声脆响,如玉石相击,余音袅袅。
一位穿着旗袍的年轻女子眼睛都看直了,她是新晋崛起的影视明星,出席活动正缺一对镇场的首饰。“李主持人,这对手镯真漂亮,多少钱起拍?”
“起拍价八百万,加价不低于五十万。”
“一千万!”女明星毫不犹豫地举牌,她知道这样的帝王绿手镯,错过了可能再也遇不到。
“一千两百万!”一位富太太举牌,她收藏翡翠多年,家里的手镯加起来能摆满一柜子,却唯独缺一对如此完美的帝王绿。
“一千五百万!”女明星身边的经纪人低声提醒她预算超标,她却摇了摇头:“这对镯子我要定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情满四合院之双穿何雨柱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情满四合院之双穿何雨柱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