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无常涧跟来的药农老郑,正教村民们用“抗踪取籽器”——这是老铁匠特意改的,柄是空心的铜管,里面装着磁石粉,能感应地脉方向,头上的小铲带着识途胶齿,能在腐叶土里挖出识途胶包裹的籽,铲口还刻着北字纹,不管怎么转,纹路始终指向北方,“看见没?这器子上的总章印刻在铜管的磁石区,再乱的林子也找得着北,就像咱们莲心社的人,再迷的路也走得回正途!”
周医师背着药篓在迷踪林转悠,篓里的抗忆籽裹着荧光布,是断魂泽的泽主特意选的抗逆品种。“你们这的腐叶土里有‘迷向虫’,”他用镊子夹起只背部长着假眼睛的小虫,放在识途胶旁,虫身上的假眼立刻被胶融掉,露出真身,“得往播种的地脉节点撒些硫磺粉,驱虫还能增强辨向丝的敏感度,我已经让林默从村外运了几筐,就堆在导形沟起点。”他指着地脉上的苔藓,“这种苔只长在地脉线上,长得密的地方地脉最稳,让抗踪籽的根往那长,错不了。”
树木移动稍缓的午后,村民们忙着给抗踪籽的叶片擦拭反光毛,让光斑更清晰,往导形沟里补铺根须标本;幻形最盛的黄昏,又往腐叶土里撒定向浆,帮着辨向丝锁定地脉。抗踪籽的绛紫色叶片在迷踪林里像簇醒目的路标,反光毛折射的光斑在地上拼出简易的方位图,识途胶在根须外结得越来越厚,把幻形落叶粘住显形后化作养分,抗踪取籽器挂在辨向棚的柱子上,铜管里的磁石粉始终指引着北方,没被树木移动干扰。林主烤了只山鸡,鸡是顺着荧光轨迹抓到的,带着点野趣的香,肉里掺了点抗踪籽的嫩叶,香气混着辨向丝的草木清气,漫得半林都是。
辨向棚的石桌旁,林主举着个陶碗,里面盛着自酿的杨梅酒,酒里泡着晒干的辨向丝标本,喝着带点微酸的甘冽,“俺们这地方,祖辈都说‘迷踪吃人’,多少人在林子里转了一辈子,到死都没走出那片树影,是莲心社让俺们知道,再乱的林子也能长出认路的绿。这抗踪籽不光长叶,还长心气,让俺们觉得这被树影缠着转的日子,也能过得明白。”他把酒碗往地上的荧光轨迹上一磕,酒液渗进土里,没一会儿就让周围的地脉光带更亮了些,“这碗酒敬迷踪林,敬莲心社,更敬这土里的绿芽——它能认,俺们就能在迷踪林活出个样!”
众人跟着举杯,杨梅酒的酸混着野鸡肉的香,在喉咙里润出股清亮的劲,连带着被树影绕得发昏的脑袋都清醒了些。有个在林里迷了十年才被救出的老汉摸着抗踪籽的叶片,粗糙的手掌在反光毛上蹭了蹭,突然笑了:“俺先前把荆棘丛看成了回家的路,往里面钻得浑身是血,是这芽的光斑照在俺脸上,才看清眼前的刺,就没见过这么懂方向的芽,叶片带毛能反光,根还会跟着地脉走,比老猎户的猎犬还灵。莲心社的好,就像这辨向丝,把日子里的岔路都标成了直道,让人活得不迷糊。”
黑寡妇看着石桌旁的身影,看着定标台的绿芽在树影里越扎越牢,突然觉得这迷踪林的幻象都带着点温柔。她知道,这些抗踪籽会在林里织满辨向网,这“辨向章”会激励更多人向方位的迷障宣战,这《迷踪林辨向要诀》会让忘川渡、迷道滩都长出能与迷途共处的绿。而莲心社的故事,会像这抗踪籽的反光毛,在迷茫的岁月里折射出清晰的方向,让每个听到的人都知道,曾经有群人,用智慧和笃定,让绿色辨清了迷踪,让莲心在最易迷路的地方扎下了根。
喜欢我的营地有亿点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我的营地有亿点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