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陌却不以为然:
“知足吧,第二就挺好的。树大招风懂不懂?好处让我一人占尽容易招记恨的。”
再覆榜单的前三十名会参加连覆,即县试最后一场。
连覆通常只考一场,多为查漏补缺。由主考官亲自出题,形式灵活,甚至有时只是面试问策。
目的其实就是为了确定前十名的具体排位,尤其是确定最终的“县案首”归属。
连覆当天,由玉京府府尹宋青当场出题,学子依次按再覆的排名,自后往前,上前应答。
题目也不固定于经义或者策论,而是涵盖了经史、时务乃至诗词,范围极广,每个学子的问题都不统一。
而是根据再覆时的试卷情况,综合考察学子的反应、口才与真实学识。
前面几位学子,有的被问及《史记》中某篇列传的微言大义,有的被问及对当前某地水患的看法,有的被要求即兴赋诗一首,
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对答如流,侃侃而谈,有的则是支支吾吾,畏手畏脚。
轮到丁陌时,宋青面带笑容看着走进的丁陌,眼神之中带着一丝期待。
“丁陌,近日户部大力审计盐课,查出诸多积弊,牵涉甚广,朝野上下震动。
然,亦有议论,谓此等雷霆手段,恐致盐课不稳,乃至引发淮阳……嗯,引发地方不稳。
对此言论,你是如何看待的?有何见解但说无妨。”
此话一出,在场几位考官皆是神色一怔。
这个问题,他们几人都不敢当众讨论,此事乃当前朝堂之中最为敏感的事件。
便是此时此刻,几方大佬在庙堂之上正在角力,回答稍有不慎便会惹祸上身。
丁陌毫无畏惧之色,反正已经把淮南王得罪得死死的了,还怕个毛……
“回诸位大人,学生以为……户部之举,利国利民,乃是剜疮挤脓,正本清源之举。
盐课之弊,积重难返,如人体之痈疽。若不毅然割除,则溃烂弥深,终将伤及国本。
一时之动荡,乃祛疾之必然阵痛,远胜于沉疴难起,坐视国帑流失,奸人坐大。
至于影响盐课……学生以为,此为短视之见。
清除了中饱私囊之蠹虫,堵塞了漏洞,盐课征收方能真正落到实处。
长久来看,国库收入非但不会减少,反而会更增稳固。
譬如疏通河道,虽暂时阻流,然水畅其流后,灌溉航运之利,远胜淤塞之时。”
“而地方稳定……”丁陌顿了一下,目光平静地看着宋青:
“学生以为,真正的稳定,建立在法度严明、吏治清廉之上。若因惧怕‘不稳’而纵容贪腐,庇护奸佞,则如同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唯有铲除毒瘤,廓清玉宇,方能换来长治久安。陛下圣明,既行此策,必有万全考量。郭郎中奉命而行,正是为社稷除害,为陛下分忧。”
丁陌此番侃侃而谈,肯定了户部的动作,将其行为从盐课拔高到维护国本、巩固统治的高度。
同时,回避了直接提及“淮南王”,却句句指向其危害,最后还抬出了启宗帝的态度,可谓滴水不漏。
喜欢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读书人会点江湖手段怎么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