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边长公主府内,烛火通明。昭凰听完各路人马的汇报,指尖在沙盘边缘轻轻划过,唇角微勾。
慕容垂、拓跋野软禁北幽单于和太孙,兀骨托想引我去北幽;皇帝跑去东溟追母后;现在南溟又送来一位意图不明的永嘉郡主......她指尖轻敲案几,这盘棋,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青鸾担忧道:主子,北幽明显是个陷阱。大萨满既然敢明目张胆地引您前去,必定做好了完全准备。
我知道。昭凰起身走到沙盘前,但这也是个机会。正好借此机会,把朝中那些藏在深处不安分的人都引出来。
她转身下令:青鸾,你继续追查韩家的罪证,三日内我要看到确凿证据;白鹤,盯紧朝中与北幽有来往的官员,一个都不许漏;玄雀,开始收网,先把韩家在京城的据点端了。
白鹤忍不住问:主子真要冒险去北幽?
是时候了。昭凰眼中闪过厉色,一个月内,我要西凤朝政清明。之后......她望向北境方向,该去会会那位大萨满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西凤朝堂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雷霆风暴。
昭凰以铁腕手段整顿吏治,每日早朝,她端坐珠帘之后,声音清冷如冰,却字字诛心:
吏部尚书李崇,受贿白银十万两,纵容亲属强占民田三千亩——革职查办,家产充公!
兵部侍郎王振,私通北幽,泄露边境布防图——打入天牢,秋后问斩!
韩承嗣结党营私,卖官鬻爵,罪证确凿——满门抄斩,以儆效尤!
每一声宣判都如同惊雷,在金銮殿上炸响。在这片血雨腥风中,太子始终端坐龙椅之侧,神情肃穆。他适时地补充政令,妥善安置被罢黜官员的空缺。
这日黄昏,昭凰将最后一份关于漕运改革的奏折批阅完毕,朱笔轻搁。
殿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身着紫色官袍的崔云逸迈步进殿。
太子殿下,长公主。崔云逸躬身行礼,金城内外防务已经重新部署完毕,六部空缺的职位也都安排了可靠的人选。经过这一个月的整顿,朝中风气为之一清。
太子微微颔首:辛苦三舅舅了。
昭凰抬眸,目光柔和了些许:三舅舅来得正好,北境那边...
正要禀报。崔云逸神色凝重,刚收到边关急报,慕容部与拓跋部正在频繁调动兵马。更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截获了一批经由南溟转运的兵器,看来这次北幽叛乱,背后恐怕不止一方势力。
南溟?太子眉宇间凝起寒霜,语带锐利,皇姐人还在西凤,他们便敢将手伸向北境!沧溟煦若真有诚意,岂会放任南溟在他东溟的后院兴风作浪?还有那位东溟太后,既早认定皇姐,为何连这点局面都掌控不住?
昭凰指尖在舆图上南溟的位置轻轻一点,唇边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煦儿,你错怪他们了。这破绽是我故意卖给南溟的,他们选在此时介入北境,无非是想试探东溟与西凤联姻的底线,我等一个最佳的收网时机。
她转身看向崔云逸,目光锐利如刀:三舅舅可还记得,上月我让你故意放出的那条商路?
崔云逸恍然大悟:原来长公主是故意引蛇出洞!这么说皇后娘娘去东溟开茶肆,也不全是为了躲陛下?
母后去东溟开茶肆,是为了亲自看看东溟朝堂的动静。昭凰冷笑,谁都知道东溟的前身是什么,但南溟这些年表面恭顺,暗地里的小动作却从未停过。与其让他们在暗处作祟,不如给他们一个出手的机会。
她望向殿外北方的天空,声音清冷:我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凤翼既展,便不容宵小觊觎。这天下棋局,该换换执棋人了。
崔云逸郑重行礼:臣明白了。朝中之事,长公主尽管放心。
太子也终于展颜:原来皇姐与母后早有谋划。
昭凰微微颔首,袖中的琉璃凰羽印隐隐发烫:这一趟北境之行,正好将那些躲在暗处的老鼠,一并清理干净。
崔云逸再次郑重行礼:臣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太子。你在北境也要万事小心。他顿了顿,语气中难掩担忧,你母亲若是知道你要亲自去北境...
正因如此,我才非去不可。昭凰转身看向太子,朝政已清,金城有太子和三舅舅坐镇,明日我便要启程了。
太子担忧道:皇姐,您虽已做好万全准备,但北幽明显是个陷阱。慕容垂和拓跋野既然敢软禁单于,必定与兀骨托有所勾结。此去凶险......
我知道。昭凰唇角泛起一丝清浅的笑意,眼底却寒芒乍现,但我要让齐秀在金城能安枕,也要让北境诸部看清楚,动我西凤庇护之人要付出什么代价。有些仗,终究要打,也必须在敌人的地盘上打。
皇姐放心。太子起身,郑重一揖,我会与三舅舅共同守好西凤,肃清余孽,安定民心。
崔云逸也上前一步:北境若有异动,崔家赤翎卫随时听候调遣。
北幽边境,慕容垂和拓跋野站在城墙上,望着南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凤隐西霄:弃公主她权倾朝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凤隐西霄:弃公主她权倾朝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