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大军悄然撤离后,一连数日,梓潼城头的张任每日都会凝神观察远处的吕布大营。起初,他尚能按捺住性子,认为这或许是吕布的诱敌之计,骗他出城,然而,随着时间推移,他心中的疑虑越来越重。
那连绵的营寨,虽然旌旗依旧在风中飘荡,哨塔上也似乎有人影绰绰,但整个营盘却透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死寂。往日里,即便是对峙时期,营中也会有人马调动的烟尘,士卒操练的隐约呼喝,尤其是每日固定的造饭时辰,那升起的袅袅炊烟更是瞒不过人。可如今,放眼望去,那片营寨上空竟是连一丝烟火气也无,静得令人心头发毛。
“不对……这营寨,太过安静了。”张任眉头紧锁,对身旁的冷苞沉声道,“静得不像是有数万大军驻扎之地,连一丝杀气都感觉不到了。”
冷苞伤势未愈,但也在城头观瞧,闻言道:“都督是否多虑了?那吕布狡诈,或许正是故意示弱,引我军出城。”
张任摇了摇头,目光依旧锐利:“示弱也需有度。数万人马的生机,岂能掩盖得如此彻底?连炊烟都无一缕,这绝非寻常。”他下定决心,下令道:“派一队精细斥候,小心靠近敌营探查,务必查明虚实!”
一队身手敏捷的斥候领命而出,借着地形掩护,悄无声息地摸向吕布大营。他们谨慎地潜入营内,所见景象令他们大吃一惊,营帐虽在,内里却空无一人,旗杆上的旗帜是用长绳固定,哨塔上的“守军”不过是披着衣甲的草人!整座大营,早已是一座空营!
消息传回,冷苞顿时面露喜色,兴奋道:“都督!吕布真的退了!定是久攻不下,粮草不济,知难而退了!此乃天佑我益州啊!”
然而,张任脸上却未见多少喜色。他并未轻信,再次下令:“扩大探查范围!搜索周边山林河谷,谨防吕布埋下伏兵!”
更多的斥候被派出,对梓潼城周边进行了更为仔细的侦察。回报的结果依然一致:并未发现任何伏兵的迹象,吕布大军确已向北撤退,看路上马蹄脚印是退往剑阁了。
直到此时,张任紧绷的心弦才稍稍放松了一些。他沉吟片刻,对亲兵下令:“传令给城外的邓贤将军,让他拆除营寨,率军入城协防。” 他又补充道:“另,加派斥候,密切监视剑阁方向动静,一旦吕布军有出关迹象,立刻来报!”
“是!”亲兵领命而去。
城头上,只剩下张任与冷苞还有少数几名副将。张任遥望北方险峻的剑阁山脉,双目微闭,手指一下一下的敲击着城墙垛口,陷入了沉思。冷苞见状,也不打扰。
良久,张任才缓缓睁开眼,仿佛自言自语,又像是为眼前的情况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或许……真是因粮草转运艰难,汉中初定,供给不畅,吕布不得已才暂时退兵,以图后举吧。”
他虽然如此推测,但内心深处,一丝隐隐的不安却始终挥之不去。吕布和周瑜,绝非轻言放弃之人,他们此番退兵,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图谋?只是眼下信息有限,他也只能暂且接受这个最符合常理的判断,并加强戒备,以不变应万变。
巴西太守庞羲,其人堪称汉末乱世中一位眼光毒辣、深谙自保之道的投机分子。观其一生行迹,每一次重大抉择,无不以自身与所属集团的利益为最高准绳,审时度势,精准下注。
真实历史上刘焉密谋袭击长安,意图在混乱的朝局中攫取更大权力。此等大事,风险与机遇并存。庞羲并未被可能的巨大利益冲昏头脑,他冷静分析了双方实力与形势,认为此举胜算渺茫,遂谨慎地选择置身事外。结果正如其所料,刘焉之子刘范等人皆在此役中丧生。庞羲因最初的谨慎,得以保全。
经此事变,庞羲对自身在朝廷中的处境有了清醒认识。他深知自己身为汉臣,却非曹操嫡系,加之出身于曹操有意打压的世家大族之列,留在朝中恐前途黯淡,甚至有性命之忧。于是,他果断利用财力与人脉,花费重金营救出刘焉留在长安的其他子孙,并以此为晋身之阶,举家迁往相对安稳的益州,投奔旧交刘焉。此举既全了故人之情,又施以救命大恩,庞羲因此顺利成为刘焉帐下重臣,并凭借其影响力,逐渐成为刘焉集团中“东州士人”的领袖之一,奠定了其在益州的根基。
刘焉死后,益州权力面临交接。庞羲再次展现出其政治嗅觉。为保护自身及整个东州士人集团的利益,他需要一位易于掌控或合作的君主。生性懦弱、且与自己有姻亲关系的刘璋,无疑是最佳人选。于是,庞羲毫不犹豫地力挺刘璋,成为拥立新主的核心功臣。此举使其权势更上一层楼,一跃成为益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顶级权臣,并得以拥兵于巴西郡,自成一方势力。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庞羲敏锐地察觉到刘璋并非能够安定益州、开拓进取的明主,其暗弱无能恐难长久。为谋后路,他再次萌生异志,试图暗中结交外部强援,以期在变局中延续甚至扩大自己的权势。可惜此番谋划未能成功,反而引起刘璋猜忌,使其处境渐趋微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汉末狂王吕布:开局狂虐刘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