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莘王都的壮阔远超想象。我们兄弟三人沿着青石铺就的古老街道步行了许久,两侧是高耸连绵的坊墙和飞檐翘角的宅邸,空气里弥漫着千年沉淀下来的木香与尘土气息。然而,那象征着权力与历史核心的内城区域,依旧在视野的尽头,可望而难及。
“哎呀!”姬叔终于忍不住哀叹出声,他抹了把额角的薄汗。那感觉就像双腿像灌了铅。“这有莘城……怎么像个没边的迷宫!走了这半日,感觉还在外头打转!真真是‘里三层,外三层’,走也走不完!”说完,他夸张地比划着,生怕我们不知道似的。
而我的气息依旧平稳,只是眉宇间也带着一丝长途跋涉后的倦意。我温声解释道:“有莘都城,乃是一代代向外蚕食、层层扩建而成。最外围的是近百年新筑的城郭,越往里去,越是历经沧桑的老城根基。千年积累,自然气象非凡。”
姬仲看着幼弟疲惫不耐的样子,又看看我,提议道:“兄长,如此走下去,怕是日暮也难达内城。不如……租辆马车代步?也省些脚力。”
我略一沉吟,点头应允:“也好。”西岐家规森严,最重子弟砥砺,严禁奢靡之风。即便是世子出行,若非必要,也需亲力亲为,体验民生。此刻为节省时间、体力,租车倒不算违例。
很快,在街角寻到车马行,租下了一辆颇为朴实的青帷马车。车厢内仅铺设着干净的蒲席,并无多余装饰。我们三人登车坐定,车夫扬鞭,马车便骨碌碌地沿着宽阔的御道,向内城方向驶去。车轮碾过古老的石板路,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总算缓解了步行的疲惫。
马车最终停驻在内城一片相对清静的坊区。眼前是一座占地不算宏阔,却透着庄重与内敛气息的府邸。这便是我西岐在有莘王都的私邑——西岐会馆。
有莘是除了帝都朝歌之外,唯一被称为“王城”的地方。这全仰赖于圣相伊尹的威名。所以,此处王城外围聚集着大大小小各方诸侯的会馆。然而,与周遭一些装饰华丽、门庭张扬的诸侯别馆不同,西岐会馆的外观极其朴素。高大的院墙由未经雕琢的灰褐色大块夯土垒砌而成,只在关键部位嵌入坚固的青石条基。大门是厚重的原木所制,仅刷了一层清漆,露出木材本身的纹理,门楣上悬着一块同样朴素的木匾,上书四个端正古朴的篆字:“西岐会馆”。门前没有石狮镇守,只有两株枝干遒劲的古柏分立左右,投下浓密的绿荫,更添几分幽静肃穆。
管事早已得到通报,亲自迎至大门。这是一位年约五旬、面容清癯、眼神精明的长者,身着洗得发白的靛蓝色葛布深衣,腰间束着同色布带,正是西岐姬姓族人,名唤姬平。他见到我们三人,眼中闪过一丝激动与欣慰,连忙上前,依循家礼,双手交叠置于胸前,深深一揖:“世子!两位公子!一路辛苦了!老仆姬平,恭迎世子及二位公子!”
我快步上前,双手虚扶起他。平叔年青时就跟着祖父,自然就是我们的长辈。“平叔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姬仲与姬叔亦紧随其后,规规矩矩地合手躬身还礼:“见过平叔伯!”
步入大门,会馆内部的风格与外观一脉相承,处处彰显着西岐崇尚的质朴、实用与清雅。庭院宽敞,地面铺着平整的灰砖,缝隙间生着点点青苔。没有繁复的假山流水,只在庭院中央开辟了一方规整的菜圃,此时正郁郁葱葱地生长着当季的蔬菜瓜果;另一侧则辟为药圃,种植着常用的草药,散发着淡淡的草木清香。几株老梅、几丛修竹点缀其间,便是全部的景致。
主体建筑是几进相连的屋舍,皆为木构架、夯土墙、覆以厚实的茅草顶(只在正厅等重要部位用了少量青瓦)。廊柱门窗皆是原木本色,不加漆饰,只以桐油保养,呈现出温润的光泽。室内陈设更是简单:蒲席为榻,矮几为案,陶罐插着应时的野花,墙上挂着几幅描绘西岐山水或农桑之事的素绢画。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松木、泥土和书籍混合的独特气息,沉静而踏实。此风格与西岐一般无二。
此刻会馆内颇为忙碌,却井然有序。几名同样穿着素净葛衣的仆从正在庭院中洒扫、侍弄菜圃药草;偏厢的厨房里传出锅碗瓢盆的轻响和食物的香气;靠近门房的一间耳房内,隐约可见文吏模样的年轻人正在伏案疾书,整理着成堆的竹简木牍,想必是处理往来文书或记录信息。一切活动都透着一种低调而高效的务实感。还有数队人马正往会馆中运输物资。
姬平引着三人穿过庭院,来到正厅。厅内已备好清水和简单的茶点。
“世子,家中的来信,老仆前日便已收到。”姬平请我上座后,恭敬地侍立一旁禀报,“信中已详述世子此行之要务。近日,东、南、北各方伯侯以及众多世家大族的世子公子们,确已陆续抵达有莘,入住各自的馆驿。尤其是戎族的王子也来了。没想到啊!难道那帮蛮人也想求娶公主?怎么可能?总之,此刻王城之内,已是风云暗涌。殿下也要早做打算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思无邪之关关雎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思无邪之关关雎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