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回了受伤的孩童,辞别了那些千恩万谢的村民后,我便快步离开了西岐地界。
临江两岸,人文风情变换显着。泾水如一条流动的玉带,两岸风光悄然变幻。当夕阳熔金,将浩渺江面染成一片醉人的橙红时,一股截然不同的鲜活气息扑面而来。
黄昏的泾江,仿佛被点燃了生命之火。 与西岐黄昏的静谧农耕图景不同,这里是一片沸腾的欢乐海洋。江面上,满载而归的渔船不再是沉默的剪影,而是成了移动的歌台。粗犷豪放的渔歌此起彼伏,划破暮色:
“哎——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嘿——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哟!”
“哎——今日何日兮,得与子同舟。”
“嘿——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哟!”
歌声并非独唱,而是男女交相应和,充满了野性的生命力。打渔归来的汉子们赤着古铜色的臂膀,站在船头放声高歌,眼神热辣辣地望向岸边或邻船的女子。岸上或临水竹楼上的女子们,也毫不扭捏,脆生生的嗓音穿透江风,带着俏皮与大胆回应着,歌词里不乏打情骂俏的俚语,引来阵阵善意的哄笑和更热烈的对歌。桨声、水声、歌声、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热烈奔放的生命交响。
我们被这从未见过的鲜活景象深深吸引,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姬叔更是像只被新奇事物点燃的小兽,索性坐在路边,眼睛瞪得溜圆,指着江上你来我往对歌的男女,激动得语无伦次:“天哪!长兄!二哥!你们快看!他们……他们竟能这样!男……男女当众对歌!还……还那样说话!” 他脸上写满了惊奇与兴奋。在西岐,女子多是温婉含蓄,何曾见过这般爽朗泼辣、与男子平等嬉闹的场景?
“大惊小怪!”姬仲习惯性地斥责弟弟,但斥责声中却没了往日的严厉,反而带着一丝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笑意和轻松。他的目光也被岸上临水竹楼里探出身来、笑靥如花回应渔歌的少女们吸引。与西岐庄重内敛的氛围相比,这里热烈、直白、充满烟火气的自由气息,像一股暖流,悄然融化了我们心中某些固有的藩篱,让我们感到一种莫名的舒畅。
此刻,我负手立于岸边,含笑看着眼前这幅生动的“泾江晚唱图”,眼中、心中都充满了欣赏与理解。“莫怪叔弟新奇,”我温言道,“入乡随俗,体察民情,亦是学习。与民同乐,若自身心如槁木,又如何能真正体会此间真味?” 我深知有莘与西岐不同的文化底蕴。要了解有莘……首先要放下成见,感受此地这份独特的生命力。
“长兄说得太对了!”姬叔得了支持,立刻挺直腰板,对着姬仲做了个鬼脸,随即又兴致勃勃地转向我,“兄长!你看岸上多热闹!灯火都亮起来了,还有香味飘过来!咱们去看看吧?跟他们一起唱唱歌也行啊!” 他虽然爱玩闹,但并非不知分寸。只是眼前这鲜活的一切,对他有着致命的吸引力。比起二弟,他更喜欢我的包容——我总能理解他的好奇,并试图引导他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是我身为长兄对弟弟应当的气度。叔弟的性格,只有让他心悦诚服,他才会接纳我的意见。
当暮色四合,泾江沿岸依水而建的水寨竹楼次第亮起了温暖的灯火,像一串遗落在人间的星子。竹楼大多由粗壮的竹木支撑,悬于水上,通过曲折的木栈道或竹梯与岸相连。晚风中飘来阵阵烤鱼的焦香、米酒的醇厚,还有隐约的欢声笑语。确实是个落脚休憩、感受风情的好地方。
我唤来船上熟悉有莘风俗的护卫询问道:“前方水寨,可能方便借宿?”
“回世子,有莘民风淳朴好客。只要寻到门口挂有‘留客’或‘飨食’木牌的人家,奉上些许珠贝、盐巴或实用的物件作为酬谢,主人必定热情款待。若聊得投缘,分文不取也是常事。”
“甚好。那便在此歇息一晚,明日再行。想必不会耽误行程。” 本可宿在船上,但我想更深入地感受这片土地的气息。
“太好了!”姬叔欢呼雀跃,几乎要跳起来,“这下可有得玩喽!”
说罢,我们便朝着灯火最密集的一处村寨行去。此时,正是渔民归家的高潮。只见归航的渔船灵活地穿梭,船上的汉子们一边将船熟练地系在自家竹楼伸向水面的粗大梁木上,一边还不忘跟岸上或邻家的女子高声调笑几句。系好船,便沿着湿漉漉的木台阶或竹梯,噔噔噔地跑回温暖的家中,留下身后一串爽朗的笑声和未尽的歌谣。岸上,早有孩童提着小小的鱼篓在栈道上奔跑嬉闹,等待归家的父亲带来新奇的小鱼或贝壳;主妇们则倚着竹楼的栏杆,大声招呼着晚归的家人,声音里满是关切与喜悦,毫无责备之意。整个村寨沉浸在一种忙碌、喧闹却又无比和谐温暖的氛围中,充满了生活的质感。
“兄长!兄长!你们快看啊!”姬叔又发现了新大陆,激动地指着那些临水而建的竹木吊脚楼,“他们的房子是长在水上的!像鸟窝一样!还有那些弯弯绕绕的栈道,太有趣了!”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水寨里家家户户透出的温暖灯火,听着随风飘来的、听不懂却充满欢快的俚语歌声,嗅着空气中混合着水汽、烤鱼和某种花香的气息,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与喜爱油然而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思无邪之关关雎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思无邪之关关雎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