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经气一旦虚弱,腰脊头项部位就会因为失去了阳气的有力支撑,而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那种疼痛仿佛被一座无形的重山死死压着。太阳经作为诸阳之会,肩负着统领一身之表的重要职责,犹如一座坚固的城墙,保卫着人体免受外邪的侵袭。当太阳经气虚弱之时,就如同城墙出现了缺口,卫外功能不再稳固,外邪便容易乘虚而入。同时,腰部和脊梁骨处的经络气血运行也会因此而受阻,气血不通则产生疼痛,这种疼痛犹如被一座巍峨的大山压迫着,让人喘不过气来,仿佛整个身体都被禁锢在了痛苦的深渊之中。
岐伯又将目光投向窗外,此时晨雾在阳光的照耀下,正如同黑夜在黎明的曙光中逐渐消散。他继续阐释道:“而当阴气并入阳分之后,情况便发生了戏剧性的反转,阳气变得强盛而阴气则相对虚弱。阳主外,阳气一旦亢盛,就宛如夏日正午那炽热无比的骄阳,向外肆意蒸腾发热。此时,阳气如同脱缰的野马,过盛且不受控制,充斥于人体的体表,使得整个身体呈现出一片燥热的景象。阴主内,当阴气虚弱时,便会内生虚热,内外热邪相互交织,犹如干柴遇到烈火,热势愈发炽盛。当热到极致之时,肺气便会受到严重的干扰,从而引发气喘的症状。肺,在人体之中主司呼吸之气,如同一个精密的气体交换站,负责着体内外气体的顺畅交换。当阴阳失调,热气在体内肆意横生,上逆于肺,便会严重影响肺脏正常的宣发肃降功能,使得肺气无法正常出入,进而出现气喘吁吁、呼吸急促的现象。”
随着体内热邪的炽盛,阴液会被大量耗损,此时人体便会出现口渴喜冷饮的症状。这就好比静虚谷中经历了一场漫长而酷热的干旱,土地在烈日的暴晒下干裂(阴虚之象),而头顶的烈日却如阳盛之态,持续散发着炽热的高温(阳盛之象),暑气在这样的环境中蒸腾而起(内热外发之象)。在这样极端的环境下,水分被无情地大量蒸发,土地变得干燥荒芜,出现一道道裂痕,人体此时就如同这片干旱的土地,阴液严重不足。而阳盛所带来的内热,又进一步加重了身体对水分的极度需求,就如同干旱的土地渴望甘霖的滋润一样,所以患者会极度口渴,渴望饮用冷饮来缓解体内那难以忍受的燥热。这种人体在疟病发作时的状态,与大自然中干旱酷热的场景有着相似的内在机理,都是阴阳失调所导致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紫萱全神贯注地聆听着岐伯的讲解,她的双眼紧紧地盯着岐伯,眼神中透露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对知识的渴望。她一边听,一边若有所思地看着眼前这位饱受病痛折磨的病人,脑海中不断思索着岐伯话语中的深意。思索片刻后,她开口说道:“先生,这般阴阳交争的情形,是不是就如同有两股强大的力量在人体内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拔河比赛?一会儿是阴的力量占据上风,一会儿又是阳的力量占据优势,所以才会出现寒热交替的症状呢?”岐伯微微颔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正是如此。疟邪就如同一个顽皮且调皮的孩童,肆意地拨弄着人体阴阳的平衡,使得阴阳二者相互移易转化,从而才有了这疟疾初发时寒热交作的复杂症状表现。这疟邪就像一个古灵精怪的小鬼,在人体阴阳的世界里穿梭嬉戏,时而兴高采烈地推动阴气上升,时而又调皮地助长阳气上扬,让阴阳二气在体内此消彼长,相互争斗不休。当阴气强盛之时,阳气便会相对衰弱,身体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寒冷的症状;而当阳气强盛之时,阴气则会相对弱小,身体便又呈现出炽热的状态。如此这般寒热交替,便形成了疟疾独特的症状特征。”
岐伯缓缓站起身来,迈着沉稳的步伐走到窗边。此时,阳光透过斑驳的竹叶,洒落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个高大而坚毅的身影。他静静地望着窗外那如诗如画的景色,仿佛在从大自然中汲取着更深层次的智慧与启示。片刻之后,他转过头来,继续说道:“在临床辨治疟疾之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清晰地洞察这阴阳交争的真正机理,就如同要准确辨明静虚谷中潺潺溪流的走向一样。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像巧妙地引水归渠那样,有效地调和人体阴阳的平衡。这疟疾的治疗,关键就在于精准地把握阴阳的变化规律,透彻地了解疟邪在人体内部的作用机制。唯有准确无误地辨别出阴阳的盛衰、虚实的变化,我们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理与治疗。就如同治理静虚谷中的溪流,我们首先要深入了解溪水的流动方向,是向东流淌,还是往西奔涌,是顺畅无阻,还是遇到了阻碍。只有明白了这些情况,我们才能通过修筑堤坝、疏浚河道等方法,引导溪水按照我们期望的方向流淌,从而实现灌溉良田、滋养万物的目的。同样的道理,对于疟疾的治疗,我们要依据阴阳交争的具体情况,巧妙地运用适当的药物和方法,精准地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阳气得以恢复生机,阴气得以滋养充实,最终达到治愈疾病的目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