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静虚谷宁静祥和的午后时光里,温暖而柔和的阳光如金色的细丝一般,穿过茂密枝叶间的缝隙,轻轻地洒落在地面上,形成了一片片形状各异、熠熠生辉的金色光斑。这些光斑犹如大自然精心绘制的艺术作品,给整个山谷增添了一抹神秘而迷人的色彩。
就在这宛如仙境般的美景之中,紫萱静静地坐在溪边那个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老位置上。她身姿优雅,一袭淡紫色的衣裙随风轻舞。此刻,她那双美丽的眼眸正专注地凝视着手中那本已经被她反复研读多次的《黄帝内经》。这本书对于紫萱来说,仿佛就是一座蕴藏着无尽智慧和奥秘的宝藏,无论她如何深挖其中的知识,总能不断获得全新的感悟和启发。
正当紫萱沉浸于书海之时,一阵轻柔的微风悄然吹来,轻轻拂动着岐伯的衣袂。只见岐伯迈着沉稳而有力的步伐缓缓走近,他那慈祥的面容上挂着一丝期许的微笑。当他来到紫萱身旁时,轻声说道:“紫萱啊,今日咱们接着深入探究一下脉理的精妙所在吧,还有脉象与各种病症之间那些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联。相信通过今天的探讨,你会对中医之道有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紫萱连忙起身,恭敬地行礼,眼中满是对知识的渴望:“先生,弟子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聆听您的教诲了。秋天和冬天的脉象蕴含着独特的奥秘,还有寸口脉与各种病症的关联,这些内容既复杂又充满魅力,还请先生为我详细讲解。”
岐伯在紫萱身旁缓缓坐下,目光望向远方的山林,随着季节更替,山林的色彩也在不断变化,就如同人体的脉象随着四季而改变。“紫萱,先来说说秋天的脉象。”岐伯缓缓开口,“秋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轻虚以浮而柔和的微毛脉,这乃是无病之平脉。秋天,万物收敛,阳气渐收,人体的脉象也顺应自然,呈现出轻虚浮散的毛象,同时又有胃气的柔和之态,这表明身体处于健康状态。”
“倘若脉见轻虚以浮却缺少柔和之胃气,那就说明肺脏有病了。”岐伯神色凝重地说,“肺脏在五行属金,秋天是肺气当令之时,正常情况下,肺脉应带有胃气的柔和。若缺少这种柔和,说明肺的功能出现了异常,失去了胃气的滋养和调和。而如果见到纯毛脉而无胃气的真脏脉,那病情就十分危急,生命恐将难以维系。因为真脏脉的出现,意味着胃气已绝,肺脏的真气直接外泄,无法再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要是毛脉中兼见弦象,这是金气衰而木反侮的现象。”岐伯继续解释道,“在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中,金克木。当金气衰弱时,原本被克制的木气就会反过来侵犯金气。所以,出现这种脉象时,我们可以预测其到了春天就要生病。因为春天是木气当令,金气本就衰弱,再加上木气的反侮,病情就容易发作。要是弦脉太甚,那就表明木气过于强盛,对金气的克制太过剧烈,现时就会发病。肺旺于秋而居上焦,故秋季脏真之气上藏于肺,肺主气而朝百脉,一旦肺脉出现异常,就会影响到全身的气血运行。”
“再讲讲冬天的脉象。”岐伯的目光中透露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冬天有胃气的脉,应该是沉石而柔和的微石脉,这是无病之平脉。冬天,万物闭藏,阳气内藏,人体的脉象也随之沉伏,如同石头般沉稳,同时又有胃气的柔和,这是身体健康的表现。”
“要是脉见沉石却缺少柔和的胃气,那就说明肾脏有病了。”岐伯耐心地讲解着,“肾脏在五行属水,冬天是肾气当令之时,正常的肾脉应带有胃气的柔和。若缺少这种柔和,说明肾脏的功能出现了问题,胃气无法滋养肾脏。如果见到纯石而不柔和的真脏脉,那情况就很危险,主死。因为真脏脉的出现,表明胃气已绝,肾脏的真气直接外泄,肾脏功能衰竭。若沉石脉中兼见钩脉,这是水气衰而火反侮的现象。在五行中,水克火,当水气衰弱时,火就会反过来侵犯水。所以,预测其到了夏天就要生病。因为夏天是火气当令,水气本就衰弱,再加上火的反侮,病情就容易发作。要是钩脉太甚,那就表明火气过于强盛,对水气的克制太过剧烈,现时就会发病。肾旺于冬而居人体的下焦,冬天脏真之气下藏于肾,肾主骨,故肾藏骨髓之气。”
“接下来,我们谈谈胃之大络——虚里。”岐伯话锋一转,“胃之大络名叫虚里,其络从胃贯膈而上终于肺,其脉出现于左乳下,搏动时手可以感觉得到,这是积于胸中的宗气鼓舞其脉跳动的结果。宗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动力,它积聚于胸中,通过虚里脉的搏动反映出来。如果虚里脉搏动急数而兼有短时中断之象,这是中气不守的现象,是病在膻中的征候。膻中为气海,宗气汇聚于此,当虚里脉出现这种异常时,说明膻中的气机紊乱,中气不能固摄。如脉来迟下有歇止兼见跳动甚剧而外见于衣,这是宗气失藏而外泄的现象。宗气外泄,意味着人体的正气受损,病情较为严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