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萱专注地聆听着,脑海中不断勾勒出尺侧诊断法的轮廓,她接着问道:“先生,那脉象诊断又有着怎样的奇妙之处呢?”
岐伯耐心解答:“紫萱,脉象就像是人体气血的‘代言人’,通过它的变化,我们能了解到身体内部的各种状况。脉象洪大的,是由于阴精不足而阳有余,就像燃烧的火焰过于旺盛,而燃料却不足,故发为热中之病。身体会出现发热、口渴、烦躁等症状,就像一个被过度加热的容器,里面的液体不断蒸发。此时,患者的脉象如同汹涌的波涛,强劲有力,这是因为体内阳热过盛,鼓动气血,使得脉搏跳动有力且幅度较大。”
“脉象来时急疾而去时徐缓,这是由于上部实而下部虚,气逆于上。”岐伯继续说,“就像一座高楼,上面楼层过于沉重,下面的支撑却不足,导致重心不稳。这种情况下,多好发为巅仆一类的疾病,患者可能会突然晕倒、眩晕,失去平衡。从脉象上看,起始时跳动急促,如同奔跑的骏马,这是上部气血壅盛的表现;而后逐渐变得缓慢,好似疲惫的旅人放慢脚步,这是下部气血虚弱,无法承接上部气血的结果。”
“脉象来时徐慢而去时急疾,这是由于上部虚而下部实。”岐伯解释道,“与上面的情况相反,就像一个头轻脚重的人,走路可能会不稳。多好发为病风之病,这是因为阳气虚而失去卫外的功能,所以才感受邪气而发病。患者可能会出现怕风、自汗、关节疼痛等症状,就像身体的防御大门被打开,邪气长驱直入。在脉象上,开始时跳动缓慢,反映出上部阳气不足;之后突然变得急促,是因为下部实邪逼迫气血向上涌动,而上部虚弱无法抵挡,导致气血紊乱。”
“两手脉均见沉细数的,沉细为肾之脉体,数为热,故发为少阴之阳亢。”岐伯接着说,“肾阴不足,虚热内生,就像地下的水源逐渐干涸,而地面却燃起了燥热的火焰。脉沉细数散为阴血亏损,多发为阴虚阳亢之虚劳寒热病,患者会出现潮热、盗汗、腰膝酸软、乏力等症状,身体就像一个疲惫的旅人,在阴阳失衡的道路上艰难前行。此时的脉象,手指轻按感觉不明显,重按才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且脉象细如丝线,这是阴血不足的表现;同时脉搏跳动较快,每分钟超过正常次数,说明体内有虚热。”
“脉浮而散好发为眩晕仆倒之病。”岐伯继续阐述,“凡见浮脉而不躁急,其病在阳分,则出现发热的症状,病在足三阴经,这是因为阳气浮越于外,而三阴经的气血相对不足。脉浮而躁急的,则病在手三阳经,阳气浮越且躁动不安,说明手三阳经的气血出现了异常波动。浮脉就像漂浮在水面上的树叶,轻按即得,这是阳气浮越于体表的表现。如果脉象不躁急,说明病在阳分,但相对较为平和,多表现为发热;若脉象躁急,如同急躁的鼓点,表明手三阳经气血紊乱,可能会出现头痛、目赤等症状。”
“细脉而沉其病在阴分,发为骨节疼痛,病在手三阴经。”岐伯解释道,“阴血不足,不能濡养筋骨,就像干涸的土地无法滋养草木,导致骨节疼痛。脉细沉而静,其病在足三阴经,足三阴经的气血运行不畅,身体的根基受到影响。细脉如同丝线,难以察觉,沉脉需重按才能感觉到,这是阴血亏虚,气血运行不畅的表现。手三阴经与脏腑相连,阴血不足影响到经络,就会出现骨节疼痛;而脉细沉而静,说明病在足三阴经,气血在深层运行缓慢,导致下肢无力、关节疼痛等症状。”
“数动,而见一次歇止的脉象,是病在阳分,为阳热郁滞的脉象。”岐伯说,“就像一条被堵塞的河流,水流时断时续。可出现泄利或大便带脓血的疾病,这是因为阳热之邪阻滞肠道,导致肠道功能紊乱。这种脉象跳动较快,且在跳动过程中会突然停顿一下,然后继续跳动。这是因为阳热之邪在体内积聚,阻碍了气血的正常运行,使得脉搏出现间歇。而阳热之邪侵犯肠道,会导致肠道黏膜受损,出现泄泻、大便带脓血等症状。”
“诊察到各种有病的脉象而切按时,涩脉是阳气有余则多汗而身寒,阴气阳气均有余,则无汗而身寒。”岐伯继续说,“这是因为阳气过盛,迫津外泄,所以多汗;但阳气浮越于外,不能温煦肌表,所以身寒。而阴阳均盛时,气血运行不畅,汗液无法外泄,所以无汗,同时阳气不能布达,所以身寒。涩脉如同轻刀刮竹,感觉脉象不流畅,往来艰涩。当阳气有余时,体内热气逼迫津液外出,所以多汗,但阳气浮越在外,不能温暖身体,反而会感觉寒冷;当阴阳均盛时,气血相互阻滞,无法正常运行,汗液无法排出体外,且阳气不能到达肌表,所以无汗且身寒。”
“按脉浮取不见,沉取则脉沉迟不浮,是病在内而非在外,故知其心腹有积聚病。”岐伯解释,“就像宝藏被深埋在地下,需要深入挖掘才能发现。心腹部位的积聚病,导致气血在深层郁滞,所以浮取不见,沉取才有异常脉象。按脉沉取不显,浮取则脉浮数不沉,是病在外而不在内,当有身发热之症,病邪在体表,气血向外抗邪,所以浮取时脉象浮数。当医生按脉时,轻按没有明显感觉,重按才能摸到缓慢而深沉的脉象,这说明病邪在体内深处,心腹部位可能有积聚的肿块、瘀血等。而当轻按就能感觉到快速跳动的浮脉,重按反而不明显时,说明病邪在体表,比如外感风热,身体的气血向外抗邪,所以脉象浮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