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脉同样重要。”岐伯继续讲解,“脾主运化,统血。脾脉坚而长,搏击指下,面部黄,乃属脾气不运,当病少气。脾在五行中属土,其色为黄。脾气不运,就像土地失去了肥力,无法滋养万物,人体就会出现少气懒言、四肢乏力等症状。如其脉软而散,面色不泽,为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当病足胫浮肿如水状。水湿停滞在体内,无法正常代谢,就会下注到下肢,导致足部和小腿浮肿。此时,我们可以采用健脾利湿的方法,用薏苡仁、芡实等药物,帮助脾脏恢复运化水湿的功能,消除水肿。就像给一片荒芜的土地施肥、灌溉,让它重新变得肥沃,滋养万物生长。”
“肾脉也能传达出身体的信号。”岐伯最后说,“肾主藏精,主水。肾脉坚长,搏击指下,面部黄而带水,乃心胃之邪盛侵犯于肾,肾受邪伤,当病腰痛如折。肾在五行中属水,心属火,胃属土,火土之邪侵犯肾脏,就会导致肾脏功能受损,出现剧烈的腰痛,就像腰部被折断一样。如其脉软而散者,当病精血虚少,身体不能恢复健康。肾藏精,主生殖发育,肾精不足,就会影响身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导致身体虚弱,难以恢复。我们可以通过补肾填精的方法来治疗,比如用熟地、枸杞子等药物,补充肾精,增强肾脏的功能,让身体重新充满活力。”
紫萱专注地聆听着,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脉象与病症的关联,她接着问道:“先生,除了这些常规的脉象病症,还有一些特殊的病症与脉象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岐伯耐心解答:“紫萱,心脉劲急,病名叫心疝,少腹部位一定有形征出现。这是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脉的病变会影响到小肠的功能,导致小肠气机不畅,出现少腹疼痛、坠胀等症状,这些症状会在少腹部位表现出明显的体征。就像一对紧密合作的伙伴,一方出现问题,另一方也会受到牵连。胃脉有病,胃脉实则邪气有余,将出现腹胀满病,因为胃气壅滞,不能正常通降,就会导致腹部胀满;胃脉虚则胃气不足,将出现泄泻病,胃气虚弱,不能正常腐熟水谷,水谷不化,就会导致泄泻。这就好比一个容器,装满了东西却无法倒出,就会出现胀满;而如果这个容器没有足够的能量去加工里面的东西,就会导致东西无法消化,直接排出。”
“诸痈肿筋挛骨痛,寒气聚集和八风邪气侵犯人体后而发生的变化。”岐伯继续解释,“人体受到外邪侵袭,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就会出现痈肿、筋挛、骨痛等症状。此时,根据五行相胜的规律确定治则去治疗就会痊愈。五行相胜,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通过调整人体的五行平衡,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比如,若病因为寒邪,寒属水,可采用温阳散寒的方法,用温热的药物来克制寒水之邪,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就像在寒冷的冬天,我们生起一堆火,就能驱散寒冷,让身体暖和起来。”
紫萱又问道:“先生,那如何通过脉象和面色来诊断老病呢?”
岐伯神色庄重,缓缓说道:“紫萱,诊断老病,关键在于观察脉象和面色的变化。故病五脏发动,因伤脉色,验看它脉色就可以区别开来。如脉虽小而气色不失于正常的,乃是久病。这就好比一棵大树,虽然树干细小,但枝叶依然繁茂,说明它的根基还在,只是生长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疾病虽然存在,但身体的整体状态还能维持。如脉象与气色均失于正常状态的,也是久病,这就像一棵枝叶枯萎、树干腐朽的大树,疾病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出现了问题。如脉象与面色都不失于正常的,乃是新病,新病就像刚刚遭受风雨侵袭的小树,虽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根基未损,恢复起来相对容易。”
“脉见沉弦,是肝脉与肾脉并至而外部没有血,或外部已见血,其经脉必滞,血气必凝。”岐伯进一步阐述,“肝主藏血,肾主藏精,肝肾同源。当肝脉和肾脉出现沉弦的脉象,说明肝肾的气血运行不畅。若外部没有血,可能是内部气血凝滞,若外部已见血,说明气血已经外溢,但经脉依然阻滞。血凝经滞,形体必肿,有似乎因湿邪或水气中伤的现象,成为一种淤血肿胀。就像一条被堵塞的河流,水流不畅,就会导致河水泛滥,形成水肿。此时,我们可以采用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方法来治疗,比如用桃仁、红花等药物,打通堵塞的经脉,让气血重新流通起来。”
紫萱恭敬地说:“先生教诲,弟子铭记于心。日后定当用心钻研五脏诊脉之法,准确判断病症,为患者解除病痛。”
岐伯面带微笑,轻轻地颔首示意,他那睿智而慈祥的目光落在了面前的紫萱身上,缓声道:“紫萱啊,这医道一途,其路漫漫兮,可谓既长远又布满荆棘与挑战呐!尤其是这五脏诊脉之法,更是其中极为关键且深奥之处,它需要你持之以恒地去钻研、学习,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来积累经验,如此方能精准地把握住脉象所传达的种种信息。我衷心地期望着,你日后能够成长为一名医术超凡绝伦、医德高洁如兰的伟大医者。届时,凭借你那精妙无双的医术,定可为无数身受病痛折磨之人带去健康与康复的曙光,给予他们新的生活希望。然而,在你迈向这个目标的征程之中,必然会遭遇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棘手难题。但切记,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始终怀揣着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不懈地去探寻真理、摸索前行。相信只要你坚守此道,锲而不舍,终有一日必能寻觅到化解一切疑难杂症的良方妙策。”
紫萱望着岐伯离去的背影,心中满是坚定。她重新翻开《黄帝内经》,在静虚谷的溪边,继续探寻着中医那无穷无尽的奥秘。她深知,自己在医道的征程中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无数的知识和经验等待她去学习和积累。但有岐伯的悉心教导和《黄帝内经》的智慧引领,她充满信心,将坚定不移地走在这条传承中医、救死扶伤的道路上,为弘扬中医文化、造福百姓贡献自己的力量 。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