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虚谷的清晨,仿若一幅淡墨渲染的山水画卷,如梦似幻的薄雾缱绻缠绵,丝丝缕缕地缠绕在每一寸土地、每一株草木之上。阳光仿若羞涩的少女,费了好大劲儿才从云雾的缝隙间挤出几缕,轻柔地洒落在溪边的石头与草丛,溅起星星点点、碎金般的光芒,给这静谧之地添了几分灵动与暖意。紫萱紧跟在岐伯身后,心似那振翅欲飞的雏鸟,满是对即将开启的乾坤内经“阴阳大论” 探秘之旅的憧憬与期待,她深知,这又将是一场医道智慧的饕餮盛宴,每一口 “珍馐”,都可能成为日后济世救人的关键法宝。
岐伯一袭素袍,步伐悠然,缓步行至溪边,微微俯身,修长的手指精准地捞起一片顺水飘零的落叶。那落叶像是被命运选中,恰好停留在他的掌心。岐伯转身,面向紫萱,深邃双眸透着温和光芒,轻声说道:“孩子,你既已成功叩开阴阳离合的玄妙之门,此刻,咱们不妨鼓足勇气,一头扎进这更为深邃、更为浩渺的阴阳别论天地。要知道,阴阳之别,恰似那天与地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看似壁垒森严、互不侵扰,实则在生命这架无比复杂、精妙的大机器里,它们丝丝入扣、相互交织,哪怕只是半分的差错,都极有可能引发难以估量的后果,故而容不得丝毫马虎。”
岐伯将那片落叶置于掌心中央,两根手指仿若灵动的蝶翼,轻轻捻动,引得紫萱的目光也随之转动。他接着娓娓讲述:“先把目光聚焦在人体这一奇妙的‘小宇宙’吧,五脏与六腑,一阴一阳,界限清晰得如同白昼与黑夜。五脏者,心、肝、脾、肺、肾,属阴,乃是生命的根基所在,宛如这静虚谷中隐秘又安稳的山洞,平日里悄无声息,却把生命最珍贵的精华稳稳收纳。你且看那心,犹如君主之官,藏神,主血脉,每一次稳健有力的心跳,都不只是简单的肌肉律动,更是在维系着神志的清明,仿若谷中永不干涸的灵泉,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推动着气血畅行无阻,让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皆能各司其职,焕发生机;肝呢,仿若将军之官,藏血,主疏泄,恰似谷中灵动变幻的清风,这风时徐时疾,调节着气血的运行速度与情志的舒张尺度,让人体的内在环境既井然有序又不失活力;脾宛如仓廪之官,藏营,运化水谷,如同肥沃无垠的土地,默默接纳外界摄入的食物,凭借自身的神奇运化之力,将那些粗糙的食材转化为滋养身体的精细养分,为生命活动筑牢物质基础;肺仿若相傅之官,藏气,司呼吸,宛如谷口精细的滤网,一刻不停地吐纳清气,排出浊气,精准把控气息的清浊交替,让身体每一个细胞都能沐浴在清新的‘能量风’中;肾恰似作强之官,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犹如山谷深处神秘莫测的灵源,这灵源深不见底,源源不断为生命供给最本源的能量,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垂垂老矣的长者,人生的每一步成长、每一次繁衍,都离不开肾中肾精的默默支持。它们只藏而不轻易外泄,犹如守护宝藏的忠诚卫士,守护着人体内在的稳态与滋养,为生命的延续与发展保驾护航。”
言罢,岐伯身姿挺拔地起身,抬手指向不远处正专注觅食的山雀,那灵动的身姿在草丛间时隐时现。岐伯接着说道:“再瞧瞧那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属阳,仿若活跃在谷中的飞鸟走兽,专职传化之事,把摄入的食物从入口到排出的整个过程,安排得紧凑又高效,消化、吸收、传导、排泄,循环往复,片刻不停歇。胃,就像一座热闹非凡的工坊,承担着纳五谷的重任,食物一进入这里,便开启了腐熟消磨之旅,在胃酸与胃蠕动的双重作用下,原本完整的食材逐渐化为食糜;小肠则好似一位精细至极的分拣匠,分清泌浊的本事堪称一绝,精准地把食糜中的养分与糟粕分拣开来,让精华得以吸收,糟粕继续下行;大肠犹如忠诚可靠的清道夫,传导糟粕,无论残渣是干结还是稀溏,它都责无旁贷,负责把这些废物稳稳排出体外。至于胆,主决断,为中正之官,在消化过程里,它那清净之液也参与其中,助力食物的运化;膀胱呢,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负责储存与排泄尿液,维持人体水液代谢的平衡;三焦更是贯穿上下内外,作为人体元气与水液运行的通道,让周身的能量与津液得以顺畅流通。它们不能藏,一旦藏纳,便如同河道堵塞,水流不畅,必然会引发拥堵,致使身体机能紊乱无序,各种病症也就接踵而至。”
紫萱听得入神,目光紧紧追随着岐伯的手势,脑海里仿若正在绘制一幅鲜活生动的脏腑运作图,一笔一划,逐渐勾勒清晰。岐伯话锋一转,又说起气血这一关乎生命活力的关键要素:“阴阳之别,在气血上更是暗藏乾坤,犹如夜空中隐藏着无数璀璨星辰,需有心人细细探寻。气,属阳,天性好动,虽无形却蕴含磅礴之力,它在经络脏腑间纵横游走,是驱动生命活动的先锋大将。想象一下,每一次呼吸,那外界的清气仿若灵动的精灵,顺着呼吸道鱼贯而入,涌入肺腑,旋即被气这股无形之力裹挟,鼓动心脉,带动血行,让津液得以散布,肢体得以屈伸,五官得以灵明。气就像是一阵春风,所到之处,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血呢,属阴,性静,是滋养的源泉,仿若谷中潺潺流淌的溪流,满载养分,润泽肌肤、毛发,濡养五脏六腑。肌肤的光泽、毛发的柔顺,皆是血的功劳;五脏六腑能持续稳定运转,也离不开血的默默滋养。气为血之帅,掌控血的行止,让血沿着既定的轨道有序流动;血为气之母,承载气的运化,为气提供了依存的根基,二者相依相存,缺一则生命萎靡不振,宛如花朵失去阳光雨露,迅速凋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静虚谷秘史:黄帝内经新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