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那枚沉甸甸却不能示人的奖章,林青回到自己那间小小的独立工作室。推开门,一股混合着尘埃和旧纸张的特殊气味扑面而来,这是独属于他的领地的气息。窗台上那盆绿萝比他离开时更加茂盛了些,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只是翠绿的叶片上积了薄薄一层灰,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显。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林青在心里悄悄感慨,手指轻轻拂过办公桌上那台陪伴他多年的笔记本电脑,指尖留下清晰的痕迹。他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熟悉的气息深深烙印在记忆里。
没有欢迎仪式,只有积攒的灰尘相伴。他放下简单的行李,挽起袖子开始打扫。先用湿抹布仔细擦拭每一片绿萝叶子,看着它们重新焕发出生机勃勃的翠绿。接着整理散落在桌上的资料,将过期报纸归类堆放,擦拭书架和窗台。汗水渐渐浸湿了他的衬衫,但他却感到一种久违的充实。当夕阳的余晖透过刚刚擦亮的玻璃窗洒进室内时,整个工作室已经焕然一新。
正准备泡杯茶休息,手机突然弹出消息——《都市探真》的资深调查记者王闯发来问候:小林,回来了?明天老地方钓鱼,给你接风,顺便聊聊最近遇到的邪乎事。
看着这条消息,林青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王闯是他在一次暗访地下赌场时认识的同行,那时林青刚入行不久,差点被识破身份,是经验丰富的王闯及时出现替他解了围。这个干了十几年调查记者的老江湖,人如其名,作风硬朗,曾经为了揭露一起医疗黑幕,在医院潜伏了整整一个月。但私下里却是个钓鱼发烧友,装备精良,谈起钓鱼经来滔滔不绝。
不知为何,性格迥异的两人一见如故。前段时间林青忙得脚不沾地时,曾婉拒过王闯的钓鱼邀请。如今终于得闲,他想着不如去放松放松,便回复道:好,明天见。这次我一定要打破的魔咒。
周末的城郊水库被晨曦温柔地唤醒,水面泛着细碎的阳光,远处山峦笼罩在一层薄雾中。林青手忙脚乱地调整着鱼漂,鱼线却不听使唤地缠在了一起。旁边的王闯已经熟练地打好了窝子,正悠闲地叼着烟,看着他的窘态直乐。
你说你,王闯递过来一支烟,林青摆手谢绝,没想到啊,怎么跟我一样,也是个空军司令?这都第几次了?
林青不好意思地笑笑,终于解开了缠在一起的鱼线:王哥,可能我真没这天赋。不过坐在这里看着水面,感觉整个人都静下来了。
但他并不在意收获。正是在这水波荡漾、看似毫无收获的等待中,他紧绷的神经慢慢松弛下来。王闯这个老江湖,一边调侃他钓不上鱼,一边从保温杯里倒出热茶分给他,跟他分享行业里的秘辛——
还记得那个明星企业辉煌集团吗?表面上风光无限,其实财报问题大着呢。我盯了他们小半年,发现他们通过关联交易把利润做高了至少三成。
还有住建局新来的那个副局长,看着正派,私下里可没少收好处。上周还有人拍到他和开发商在私人会所密会呢...
一下午的闲谈中,林青通过王闯了解到更多坚守在调查一线的同行:有专注环境污染的退休老教授,有跟踪食品安全的前质检员,还有几个刚从新闻系毕业的年轻人,怀揣着理想加入了这场永无止境的真相追寻。
日子就这样在忙碌与闲暇交替中流逝。林青接手了一个关于社区养老院虐待老人的调查,花了整整两周时间暗访取证;又协助警方破获了一个以老年人为目标的保健品诈骗团伙。隔三差五的聚会聊天让林青慢慢发现,这个圈子里的人各具特色:
自由撰稿人李锐总是顶着一头乱糟糟的鸡窝头,黑眼圈深重,却能为了一个数据漏洞在电脑前蹲三天三夜。有一次为了核实某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他直接黑了对方的服务器,差点惹上官司。
跑民生线的杨雨看起来文静柔弱,说话细声细气,却敢为了一起强拆案独自潜入拆迁公司内部当了一个月的文员。最后带着偷拍到的证据和受害居民一起上了央视。
还有王闯,表面大大咧咧,满口糙话,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关键的人脉和线索。有一次林青在调查中遇到危险,正是王闯动用了他在警队的老关系,及时赶到化解了危机。
找线索、核实信息、熬夜写稿,偶尔和王闯、李锐他们约在巷子深处的烧烤摊,为哪家烤串最正宗争论不休。虽然不再有惊心动魄的对决,但林青心里却异常踏实。更让他惊喜的是,他隐约感觉到体内那曾经躁动不安的系统力量,在这种扎根现实的生活中,变得如臂使指。之前频繁使用能力后的剧烈头痛和心悸,不知何时已悄然消失。现在即使偶尔动用真相之眼,也只是感到轻微的疲倦,休息一晚就能恢复。
他开始真正体会到,人生的意义并非只在巅峰对决,更在于平凡坚守中的点滴温暖和力量。每次看到自己的报道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收到读者发自内心的感谢,那种满足感是任何奖章都无法替代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全网黑,逆天小记者捅穿黑幕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开局全网黑,逆天小记者捅穿黑幕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