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基地的首次能量抽取试验,在惊险与微弱的成功中落下了帷幕。
那一道失控的能量光柱如同一个宣告,不仅刺破了北境的天空,也深深烙印在所有目击者的心中。
事后清理和评估工作,在一种混合着后怕、疲惫与微小兴奋的复杂情绪中展开。
艾薇没有立刻返回主城。
她留在了一片狼藉的基地核心区,与卡尔、基兰以及几位核心工程师一起,围着那台几乎半报废的“原型能量稳定与抽取装置”,进行初步的事故分析。
空气中依旧弥漫着焦糊味和能量过载后特有的臭氧气息。
装置表面多处焦黑,管道扭曲,爆裂的水晶碎片散落一地,如同某种怪异祭坛上献祭后的残骸。
“初步判断,”卡尔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指着主控台上烧毁的几个符文回路和断裂的能量导管,“问题出在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对地脉之心能量活跃度的预估严重不足。其能量‘粘稠度’和‘惰性’远超实验室模拟,启动时产生的瞬时冲击力太强。”
他拿起一块碎裂的缓冲水晶残片:“其次,现有材料的能量承载极限不够。尤其是这些关键节点的缓冲和稳定材料,在持续的高负荷震荡下过于脆弱。”
最后,他指向那根被熔穿顶棚的管道接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我们的控制逻辑过于理想化。能量回路的反馈和调节速度,远远跟不上地脉能量本身的瞬时变化。当三号水晶破裂,平衡被打破时,应急系统没能及时切断或分流该支路的能量,导致局部过载最终引发链式崩溃。”
基兰补充道,脸色苍白但眼神专注:“就像试图用一张渔网去兜住一头狂暴的蛮牛。我们的‘网’不够结实,节点也不够灵活。”
艾薇静静地听着,手指拂过控制台上那些烧焦的痕迹。这次近乎失败的成功,价值或许远超一次一帆风顺的试验。它血淋淋地揭示了理论与现实之间那道巨大的鸿沟。
“也就是说,”艾薇总结道,语气冷静得近乎残酷,“我们现有的技术基石,还不足以安全地驾驭这股力量。不是方向错了,而是我们的‘工具’太落后。”
卡尔和基兰沉重地点了点头。
“修复这台原型机需要多久?在不进行大规模改进的前提下。”艾薇问。
“至少两周,领主大人。”基兰估算了一下,“而且,即使修复,下次启动,风险依旧,很可能……”
“我明白。”艾薇打断了他,“原型机的修复工作继续,但仅限于恢复其基本结构。同时,启动‘方舟-改’计划。成立三个专项小组:第一组,由卡尔负责,专注于新型能量导流与稳定材料的研究,我要你们测试领地内所有能找到的矿物,包括那些具有微弱能量亲和性的,结合矮人的金属处理工艺,寻找或者合成更优秀的替代品。”
“是!”卡尔眼中重新燃起斗志,技术难题正是他渴望攻克的堡垒。
“第二组,基兰牵头,重新设计控制回路和安全系统。放弃单一的、集中的稳定模式,采用多节点、分布式缓冲设计。我要看到即使某个节点完全失效,系统也能在毫秒级内隔离故障,而不是像这次一样引发全局崩溃。可以参考……生物体的冗余设计理念。”
基兰眼前一亮:“分布式缓冲……冗余设计……我明白了!领主大人,这或许能从根本上解决反应延迟的问题!”
“第三组,”艾薇的目光投向窗外荒芜的山谷,“专注于能量应用研究。我们千辛万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抽取出的这点能量,绝不能仅仅储存起来。我要知道它除了驱动‘信标’之外,还能做什么。它的性质,它与魔法的区别,它能否直接用于强化材料、驱动更高效的机械,或者……其他用途。”她想到了那枚“星泪矿”,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某种联系?这需要最谨慎的探索。
命令被迅速下达,整个霜寒领的研究力量开始围绕着“方舟”计划进行重组和深化。这次事故非但没有挫伤士气,反而像一剂猛药,让所有人清晰地认识到前方的挑战何其艰巨,也指明了下一步需要夯实的基础在哪里。
几天后,艾薇回到了主城书房。桌上已经堆满了关于此次试验的详细报告,以及各小组初步的研究计划。老马洛安静地站在一旁,递上一杯热茶。
“领主大人,方舟基地的初步损失和后续资源申请清单已经核算出来了。”
老马洛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但眼神中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这次的消耗远超预期,对领地的财政和物资储备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批准优先调配。”艾薇没有犹豫,“告诉后勤部门,方舟计划的优先级与军事防御和基础民生并列。我们需要在下一个季度,看到新材料和新技术方案的突破。”
“是。”老马洛记录下指令,稍作停顿,又道:“另外,关于此次试验的‘余波’,我们可能需要关注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到魔法世界当钢铁女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到魔法世界当钢铁女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