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后来一些零星的、拼凑起来的线索与风闻,有记录可查的、因此丧命的人数便已过百。
而那些未曾留下任何痕迹、彻底消失于世的,更是不知其数,宛如被黑暗吞噬,无声无息。
其心性之狠毒,早在多年前便已显露端倪。据说在他刚开府建牙、参与朝政不久,曾因政见不合与一位耿直的御史在朝堂上发生激烈争执。不过半旬,那位身体素来强健的御史便在家中“暴毙而亡”,死状诡异,太医亦查不出确切病因。
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皆知此事与大皇子脱不了干系,却苦于找不到任何实证,最终只能不了了之。此事如同一块沉重的阴云,笼罩在许多官员心头,让他们对这位皇子又惧又怕。
玉砚回京主事之后,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其中便包括对京城流动人口的登记造册与定期核查。
此举本是为了加强治安管理,厘清户籍,却在无形中给大皇子玉明的“捕猎”行为造成了极大的阻碍。
人员流动有了记录,无故失踪便会引发官府的追查,这让他再难像以往那般肆无忌惮地抓取流浪汉。为此,大皇子一党对玉砚可谓是怀恨在心,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
如今大皇子远在北疆,玉砚在京中的处境看似安稳了许多,但他从未放松警惕。
他自幼在寺庙长大,接触的多是慈悲向善的教诲,心思原本纯净。
回京前,是洛宫奕第一个,也是最为坚持地告诫他,在这吃人的皇宫与朝堂,防人之心不可无,尤其是入口之物,必须万分谨慎。
是洛宫奕教他辨认各种毒物特性,并严格要求他,无论何时何地,用膳前必须先行验毒。
这个习惯,玉砚一直保持至今,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心中清楚,若非洛宫奕当初这般耳提面命、周密保护,以他初回京时对险恶环境的懵懂无知,恐怕早已不知遭了多少暗算,能否活到今日都是未知之数。
甚至,他常常能感觉到,即便在他独自出行之时,身后远处也总有几道若有若无的目光跟随着。
那些人并不靠近打扰,却也绝不远离,始终保持着一种既能随时护卫、又不会引人注目的距离。玉砚知道,那全都是洛宫奕精心安排、暗中保护他的影卫。
这份于无声处的守护,如同最坚实的壁垒,让他在这危机四伏的权力中心,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心安与底气。
他走的每一步,看似独自前行,实则都踏在洛宫奕为他铺就的、隐于暗处的安全之路之上。
喜欢娇气殿下卿卿如晤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娇气殿下卿卿如晤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