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寒宫基地所在的静海,沐浴在漫长的阳光周期中。而月球的南北两极,则是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永恒处于光影交界线的极端世界。这里,巨大的环形山和高地投下几乎永不消散的阴影,形成了所谓的“永久阴影区”(PSRs)。数十亿年来,这里就像一个宇宙冰柜,温度低至接近绝对零度, trapping (捕获)了来自彗星和小行星撞击带来的宝贵水冰,以及可能存在的其他挥发性物质。
这些水冰,对于月球基地乃至未来的深空航行,意义远不止是“水源”。它们是氧气的来源,是火箭推进剂(液氢液氧)的原料,是生命支持系统和工业生产的基石。确认其储量、纯度、和可开采性,是“火种计划”从依靠地球输血走向能源与资源自给自足的关键一步。
此次勘探的目标,是南极-艾特肯盆地边缘一个代号“冷库”的陨石坑。前期轨道遥感探测显示,这里可能存在大量高纯度的水冰沉积。
执行此次任务的,是叶薇带领的精干小队,成员包括资深地质学家王岩、钻探工程师赵海,以及驾驶着最新型号“北极星”极地勘探车的驾驶员刘茜。“北极星”配备了加强的保温系统、大功率探地雷达、以及一台小型化的、基于萨米尔团队新材料技术的超声波-热能复合钻探平台。
旅程本身就如同一场噩梦。离开了相对平坦的月海,极区的地形变得异常崎岖破碎。巨大的陨石坑环壁如同扭曲的獠牙,阴影深不见底。“北极星”不得不以极低的速度在陡坡和巨石阵中艰难穿行,导航系统在极端低温和不规则地形的影响下频频发出警告。车外温度计显示,阳光照射处可达零上数度,而一旦驶入阴影,温度瞬间暴跌至零下二百多摄氏度,巨大的温差对车辆材料和电子设备都是严峻考验。
“这鬼地方,连石头都冻得嘎嘣脆。”驾驶员刘茜小心翼翼地操纵着车辆,避开一道隐藏的裂缝。
叶薇全神贯注地警戒着周围。极地的阴影是完美的伏击点,尽管雷将军的巡逻队已经提前清理过周边区域,但她不敢有丝毫大意。王岩则不断分析着车载雷达传回的地下结构图,试图定位最佳钻探点。
经过数小时的艰难跋涉,他们终于抵达了预定的钻探点——位于“冷库”坑底中央一片相对平坦的区域,这里被轨道数据判定为水冰富集概率最高的地方。
“环境温度,零下203摄氏度。风速可忽略。地表为松散表岩屑,下方可见强烈雷达回波,与冰层特征高度吻合。”王岩汇报着,声音因兴奋而有些颤抖。
“开始部署钻探平台。安保小组,建立外围警戒线。”叶薇下令。
“北极星”缓缓展开液压支腿,将自己稳定在月面上。机械臂将沉重的钻探平台精准放置到指定位置。赵海工程师通过远程操作界面,启动平台的自固定装置,几根带有加热功能的钻杆螺旋着钻入表岩屑,将平台牢牢锚定。
“平台固定完成。开始校准。超声波发生器预热。加热探头准备。”赵海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来,清晰而专业。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钻探,是人类向月球深冷宝藏探出的第一只实质性的手。
“钻探序列启动。第一阶段,超声波破碎表层硬化沉积物。”
钻头开始高速振动,发出一种人耳无法听到、却能被设备感知的高频能量,粉碎着如同混凝土般坚硬的冻土。进展缓慢,功率消耗巨大。
“表层阻力超预期……但可以克服。”赵海紧盯着数据流。
终于,钻头突破了最坚硬的上层。
“切换第二阶段,热能钻探。目标深度,5米。”
钻头尖端开始发出暗红色的光芒,高温融化着下方的冰岩混合物。蒸汽和融化的泥浆被高速旋转的钻杆迅速抽出,通过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导入车内的样本收集和分析舱室。这是最关键的阶段,既要保证融化效率,又要避免样本污染和挥发。
深度一米一米地增加。
“成分分析仪启动……检测到水分子信号!浓度正在快速上升!”王岩激动地喊道。
屏幕上的光谱曲线清晰地显示出强烈的水(H?O)特征峰!
“纯度很高!杂质信号微弱!”
车内响起一阵小小的欢呼。他们找到了!而且质量似乎比预期的还要好!
钻探持续到预定深度。赵海开始操作钻杆缓慢提升,进行最后一次样本采集。
就在这时,异变陡生!
“警告!钻杆扭矩异常升高!遭遇极坚硬夹层!”赵海突然喊道。
几乎同时,整个“北极星”勘探车猛地一震!仿佛钻头撞上了钢板,巨大的反作用力通过钻杆传导至平台,甚至让沉重的车体都发生了轻微的晃动!
“怎么回事?是基岩吗?”叶薇立刻问道。
“不像!声波回波显示异常……密度极高,结构……非常奇怪!”王岩看着突然变得混乱的地下雷达图像,脸色骤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光年低语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光年低语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