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全息投影结合了AR技术,”苏晓冉笑着解释,“导览眼镜里存着故宫所有文物的3D模型和历史资料,你想看哪个朝代的场景,只要对着文物说一声,就能投射出来。比如你想看清朝的太和殿,它就会显示穿着旗袍的宫女;想看明朝的,就会切换成明制汉服。”
两人沿着中轴线往前走,穿过中和殿、保和殿,来到御花园。传统的太湖石旁多了几盏透明的球形灯,白天吸收太阳能,晚上会发出暖黄色的光。苏晓冉指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古柏:“这棵树有500多年历史了,之前差点枯死,科学家用了基因修复技术,才让它重新活了过来。你看它的树干上,还缠着透明的营养管,会缓慢输送营养液。”
星衍凑过去,果然看到树干上缠着细细的透明管子,里面有淡绿色的液体在缓慢流动。他想起蓝色星球的星藻森林,也是这样靠着能量输送维持生机,只是这里的生机,多了几分历史的厚重。
从故宫出来时已经是中午,苏晓冉带着星衍去了附近的全息餐厅。餐厅没有实体菜单,只要对着空中挥手,就能调出全息餐单。星衍点了苏晓冉推荐的“宫保鸡丁复刻版”,据说味道和几百年前的传统做法一模一样。菜端上来时,他咬了一口鸡肉,酸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比蓝色星球的合成食物多了几分烟火气。
“下午去天安门广场和颐和园,”苏晓冉喝着温热的杏仁茶,“天安门广场的升旗已经不是传统的旗杆了,而是全息投影的国旗,每天早上会随着太阳升起,投影在广场中央的空中,特别壮观。”
星衍点头,目光却落在窗外——低空的悬浮飞车依旧井然有序,偶尔有几架小型无人机掠过,机身印着“环境监测”的字样。他突然想起早上的想法,忍不住问:“苏晓冉,我能不能买一辆飞车自己开?就像刚才我们坐的那种。”
苏晓冉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摇头:“不行哦。大概一百年前,地球就取消个人机动车了——那时候交通拥堵特别严重,还污染环境。现在所有交通工具都是公共的,你要是想体验开车的感觉,可以去郊区的赛车场,那里有专门的赛道和赛车,不过得先考赛车执照。”
星衍有点失落,却也很快释怀——他想起蓝色星球的交通,虽然也是靠公共的星藻悬浮舱,但哪里人口少,还是允许个人开飞车的。只是地球的飞车,多了几分未来感。
下午的行程比上午更让星衍震撼。天安门广场中央,巨大的全息国旗在风中“飘扬”,红色的旗面在阳光下格外鲜艳,周围的游客都停下脚步,对着国旗行注目礼。广场的地面是透明的能量板,踩上去会泛着淡淡的波纹,苏晓冉说这是为了保护地下的文物遗迹,能量板能承受万吨重量,还能自动净化灰尘。
颐和园的昆明湖面上,没有传统的游船,取而代之的是透明的水上悬浮舱。星衍和苏晓冉坐进舱里,舱体缓缓升起,掠过湖面时,能清晰看到水下的水草和游鱼。远处的万寿山覆盖着绿色的植被,山顶的佛香阁外装着透明的观景台,游客们站在观景台上,像悬浮在半空中一样。
“这里的观景台是用碳纳米管做的,特别轻,却能承受几百人的重量,”苏晓冉指着佛香阁,“晚上的时候,观景台会亮起蓝色的光,像给佛香阁戴了个光环。”
星衍没说话,只是拿出量子手机拍照。他想把这些景象都拍下来,发给林悦,润琳,发给蓝色星球的朋友们,让他们也看看地球现在的样子——不是星图上的蓝色圆点,而是有温度、有历史、有未来的星球。
傍晚时分,两人去了王府井。这里不再是传统的步行街,而是空中与地面结合的商业街区。地面是铺着青石板的步行道,两旁的老字号店铺依旧保留着传统的招牌,却在门口装了全息橱窗,路过时会自动播放商品的介绍;空中则是悬浮的商铺,像一座座空中楼阁,游客们可以通过透明的电梯上下。
苏晓冉拉着星衍走进一家老字号的糖炒栗子店,店里飘着浓郁的栗子香。老板是个头发花白的老人,看到苏晓冉,笑着打招呼:“小苏来啦?还是要现炒的栗子?”
“对,两斤,要热的!”苏晓冉回头对星衍说,“这家的栗子用的是火星培育的品种,比地球的栗子更甜,还更好剥。”
星衍接过老板递来的纸袋,指尖触到纸袋的温度,暖得像揣了个小太阳。他剥了一颗栗子,塞进嘴里,甜糯的味道在舌尖散开,比蓝色星球的能量糖好吃多了。
“晚上去长城观测台看全息投影,”苏晓冉边走边说,“观测台在八达岭长城的遗址旁,晚上会把月球的全息影像投射在长城的城墙上,特别震撼。”
星衍点头,心里却有些失落——他还以为能和苏晓冉单独多待一会儿,没想到一天过得这么快。两人沿着王府井的步行道往前走,路边的全息路灯亮起,暖黄色的光洒在身上,像裹了层薄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追猎者2243冲出太阳系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追猎者2243冲出太阳系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