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烟雨尚未散去,新的征程已然开启。
吴三省的动作很快。在听雨轩茶楼敲定合作后不久,一份详细的资料和行程安排就送到了张起灵他们下榻的小旅馆。资料包括七星鲁王宫可能的方位地图(比之前那张更精细)、蒙山地区的地形图、一些关于鲁殇王和“阴兵借道”的零碎传说记载,以及几张模糊不清的、疑似古墓入口或内部结构的旧照片。行程安排则清晰标注了集合时间、地点和联系人。
“山东临沂,蒙山深处,瓜子庙集合。”黑瞎子翻看着资料,墨镜后的眉头挑了挑,“啧啧,吴三爷这手笔不小啊。哑巴,这趟活儿看来真不简单。”他看向张起灵。
张起灵沉默地整理着简单的行李,那把新得的黑金古刀被他用黑布仔细包裹好,背在身后。刀身沉重,煞气内敛,与他沉静的气质奇异地融合在一起。他没有回应黑瞎子的话,只是动作有条不紊。
张终青安静地站在一旁,看着张起灵的动作。他换上了一身吴三省派人送来的、合身许多的深蓝色冲锋衣和工装裤,银白色的短发被一顶同色系的鸭舌帽遮住大半,只露出线条精致的下颌和那双沉寂的墨玉眼眸。他也在整理自己的东西——其实也没什么,只有几件换洗衣物和一个吴三省附赠的、装着简单医疗用品和压缩食品的小背包。他的动作很慢,很仔细,如同在执行某种程序。
“小祖宗,这次瞎子我就不陪你们去了。”黑瞎子突然开口,语气带着一丝遗憾和调侃。他走到张终青面前,蹲下身,咧嘴一笑,“陈皮那边有点尾巴要处理,青海那摊子事儿还没完呢。四爷催得紧,我得赶回去。”
张终青抬起头,墨玉般的眼珠看向他,没有任何表示,仿佛只是确认了一下对方的状态。
黑瞎子也不在意,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布袋,塞到张终青手里:“喏,拿着。瞎子我珍藏的牛肉干,路上饿了垫垫肚子。还有这个…”他又掏出一个更小的、油纸包着的东西,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杭州特产,龙井酥!甜的!比那炸鸡好吃!别让哑巴看见,他肯定嫌腻!”
张终青低头看着手里的东西,又看看黑瞎子。几秒钟后,他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幅度小得几乎看不见。然后默默地把东西收进了自己的小背包里。
“嘿!这就对了!”黑瞎子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再次被不动声色地避开),站起身,对张起灵说:“哑巴,这小祖宗就交给你了。路上小心点。吴三爷那老狐狸,精着呢,别被他当枪使。”
张起灵终于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了黑瞎子一眼,极其轻微地点了一下头。算是告别。
黑瞎子也不拖泥带水,背起自己的行囊,挥挥手:“走了!等你们的好消息!回来记得请瞎子我喝酒!”说完,便大步流星地离开了旅馆房间。
房间里只剩下张起灵和张终青。空气似乎更加安静了。
张起灵背起行囊,拿起那把裹着黑布的长刀。张终青也背好自己的小包,默默跟上。
两人离开杭州,乘坐火车北上山东。窗外景色从江南水乡的婉约,逐渐变为北方平原的辽阔,再到丘陵山地的起伏。张终青依旧安静地看着窗外,墨玉般的眼眸深处,淡金色的纹路流转不息,记录着地貌、植被、气候的变迁。他偶尔会拿出黑瞎子给的牛肉干,小口地啃着,动作缓慢而专注。
火车抵达临沂时,已是傍晚。按照行程安排,他们需要在临沂住一晚,第二天一早再乘车前往蒙山脚下的瓜子庙。
临沂的空气中带着北方特有的干燥和尘土气息。张起灵带着张终青找了一家不起眼的招待所住下。晚饭是简单的面条和馒头。张终青学着张起灵的样子,用筷子夹面条,动作依旧笨拙,但比之前进步了一些。他吃得很慢,很认真。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两人搭乘一辆破旧的长途汽车,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终于抵达了蒙山脚下那个叫瓜子庙的小镇。
小镇很小,只有一条主街,两旁是低矮的平房和几家杂货铺。空气中弥漫着牲畜粪便、柴火烟和泥土混合的味道。街道上行人不多,大多是本地村民,穿着朴素,脸上带着风吹日晒的痕迹。看到张起灵和张终青这两个明显是外乡人的面孔,尤其是张终青那被帽子遮住大半却依旧难掩精致的侧脸和冰冷的气质,都投来好奇和探究的目光。
在约定的地点——镇口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他们见到了吴三省。
吴三省身边还站着三个人。
一个戴着眼镜、长相清秀、眼神干净带着点好奇和紧张的年轻人,正是吴邪!他看到张起灵和张终青时,眼睛瞬间瞪大了,脸上写满了惊讶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显然,他认出了这两人就是在杭州楼外楼和清河坊惊鸿一瞥的神秘组合!
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皮肤黝黑、肌肉虬结、眼神锐利如鹰、带着一股剽悍气息的中年汉子,背着一个巨大的军用背包。他是潘子,吴三省最得力的手下,退伍侦察兵出身,身手不凡,忠心耿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盗墓】天赐琉璃:哑父与少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盗墓】天赐琉璃:哑父与少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