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皇宫,御书房。
檀香袅袅,却驱不散殿内凝重的空气。庆帝李仲易端坐于御案之后,明黄龙袍在烛光下流淌着威严的光泽。他手中把玩着一枚温润的羊脂玉佩,目光平静无波,仿佛在欣赏一件寻常玩物,却让下方垂手肃立的范闲和大皇子李成儒感到一股无形的、沉甸甸的压力。
殿内落针可闻,只有更漏滴答的轻响,如同敲在人心上。
“成儒,”庆帝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两人耳中,带着一种无形的压力,“你今日,为何会与范闲同在东郊官道?还带着三百禁军铁骑?”
李成儒心头一凛,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他性格耿直,不喜弯弯绕绕,此刻虽知凶险,却也不愿编造谎言,索性实话实说(当然是经过修饰的实话):“回父皇!儿臣今日例行拉练,途经落鹰峡附近,恰遇范提司率队追击一伙胆大包天、假冒黑骑行凶的贼寇!贼寇凶悍,竟欲截杀致仕宰相林相!儿臣身为皇子,岂能坐视朝廷重臣蒙难?更何况,范提司手持鉴查院提司腰牌,有权调遣沿途军马协查!儿臣便率部助范提司一臂之力,合力击溃贼寇,护卫林相安全!”他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铿锵,将“假冒黑骑”、“协查”、“护卫林相”几个关键词咬得极重,眼神坦荡地迎向庆帝的目光。
“哦?假冒黑骑?”庆帝眉梢微挑,目光转向范闲,“范闲,可有此事?”
范闲躬身,声音沉稳:“回陛下,确有此事。臣奉旨清查科场旧案,途中接到密报,有歹人假冒黑骑,欲对林相不利。臣不及禀报,便与大殿下合力拦截。幸得大殿下神勇,禁军将士用命,已将假冒凶徒惊退,林相安然无恙。” 他同样咬死“假冒”二字,将一场惊心动魄的截杀与反截杀,轻描淡写地说成了打击假冒伪劣的治安行动。
庆帝的目光在两人脸上缓缓扫过,如同实质的探针。李成儒那副“正气凛然”、“问心无愧”的耿直模样,范闲那副“公事公办”、“忠心耿耿”的沉稳姿态,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嗯。”庆帝轻轻颔首,脸上露出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成儒有担当,范闲有急智。很好。我庆国皇子与臣工,就当如此同心协力,护佑朝廷重臣,维护法度尊严。”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语气似乎带着一丝“欣慰”,“成儒,你…似乎很欣赏范闲?”
李成儒心头一跳,但脸上依旧保持着耿直:“回父皇!范提司才华横溢,能力卓绝,更难得的是心怀赤诚,为国为民!儿臣…确实欣赏!” 他回答得干脆利落,毫不掩饰。
“欣赏?好!欣赏好啊!”庆帝脸上的笑容加深了几分,手指轻轻敲击着御案,“朕就喜欢看到你们年轻人,互相欣赏,互相扶持!这样,我庆国的江山,才能代代有才人出!成儒,你做得不错!朕心甚慰!” 他话语中充满了“赞许”和“鼓励”,仿佛真的在为儿子与臣子之间的“惺惺相惜”而高兴。
“父皇谬赞!”李成儒连忙躬身,心中却暗自松了口气。过关了?
“好了,今日你也辛苦了,先下去歇息吧。”庆帝挥了挥手。
李成儒迟疑了一下,看了一眼旁边的范闲,似乎想说什么。庆帝的目光瞬间变得锐利如刀:“嗯?还有事?”
那目光如同冰冷的针,刺得李成儒心头一寒。他瞬间明白,父皇不想他再多言。他连忙低头:“儿臣告退!” 不敢再多看范闲一眼,躬身退出了御书房。
殿内只剩下庆帝与范闲。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压抑。
庆帝的目光重新落在范闲身上,那“欣慰”的笑容早已消失不见,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平静:“范闲。”
“臣在。”范闲躬身。
“林相归乡,朕心甚慰。然,科场旧案,关乎国本,不可不查。”庆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朕听闻,你从林相处,得了一份名册?”
范闲心头一紧,知道戏肉来了。他深吸一口气,从怀中取出那份林若甫交给他的、记录着“攀附李云睿之辈”的青色小册子,双手奉上:“回陛下,此乃林相离京前,交由臣代为处置之物。言及其中或有涉及科场旧案线索,请陛下圣裁。”
侯公公快步上前,小心翼翼地接过册子,躬身奉到御案之上。
庆帝的目光落在册子上,并未立刻翻开。他伸出修长的手指,轻轻拂过那粗糙的封面,眼神深邃,仿佛在感受着什么。良久,他才缓缓翻开册页。
殿内一片寂静,只有纸张翻动的轻微沙沙声。
庆帝的目光在册页上快速扫过,那密密麻麻的人名、官职、备注,如同烙印般映入他深邃的眼眸。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变化,仿佛看的不是一份足以震动朝野的名单,而是一份无关紧要的奏章。
一页,又一页。
当最后一页翻过,庆帝缓缓合上册子。他抬起头,目光再次落在范闲身上,那眼神平静得可怕。
“范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混沌道种:我在诸天升维功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混沌道种:我在诸天升维功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