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分身李仁,修为几何,李念也未曾利用一念两体的特殊法门去感受。自从学了三十六天罡神通中的逆知天命,他在虚无洞天中闭关至今。今日之所以出关,也是李念再次帮他求取了七十二地煞神通中的识地。
还别说,这两门神通在修行了先天八卦大道的分身李仁这里可谓是如鱼得水,别人费尽心机的需要寻求契机才能突破,他却是水到渠成。再加上先天灵宝罗盘的辅助,那就是绝佳的组合。三者的相辅相成使得他的修为也跟着上涨了一成还多。
这天,只见他一匿踪隐迹来到一座大山前,心里尝试着用识地神通,勾连天地。灵识一扫,七十二山峰,层峦叠嶂,古木参天,山脉连绵起伏,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绕。七十二峰形状各异,有的雄伟险峻,直插云霄;有的秀丽婀娜,宛如翠屏。
山间云雾缭绕,仿若仙境,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山脚下,波光粼粼,山水相依,构成一幅如诗如画的山水画卷。
“智者乐山,仁者乐水”,识地神通中一句话突然从他嘴里冒了出来。
依七十二地煞‘识地’之能观之,眼前山峦正踞艮、坎、巽三方,若于此建书院,其天然格局自含深意——却非地势不变便能定传世之久,更需借这天地之气,辅之以文脉相续。
艮为山,主‘止’与‘稳’,恰如书院当有的根基:讲堂需如磐石立世,学风要似群山持重,不逐浮名,方得经学流传之基;坎为水,性‘润’且‘通’,像那砚池活水、廊下溪流,既能滋养学子心性,亦暗合学问当如流水般生生不息,不拘一格;巽为风,喻‘顺’与‘传’,似春风化雨,能让师者教诲如和风遍拂,让典籍智慧随风远播,融于乡俗,浸于人心。
这般格局,是天地予书院的馈赠:山为骨,水为血,风为魂。但若论传世,终究要靠代代学子守此山、护此水、承此风,让文脉与地势相契,方得岁月悠长。
而整个山脉不仅是腾龙之地,又是‘白鹤含烟’之瑞地,可谓‘碧嶂屏开双白羽,秀如琢玉鹤含烟’。
默想地理五常——‘龙要真,砂要秀,穴要的,水要抱,向要吉’,抬眼望去,果然处处合契。
那靠山端正如太师椅,稳稳坐定,左右两山如扶手轻环,护得周全,正是龙脉真确、气脉凝聚之象;周遭砂山更见灵秀,或端方如案,或蜿蜒如带,遍覆茂林郁草,翠色欲滴,显尽‘砂要秀’的清朗;再看水流,恰如碧带绕穴,曲折回环,不急不躁,水面澄清如镜,仿佛恋着这方地脉,迟迟不肯离去,正是‘水要抱’的有情之态。
这般山环水绕、砂秀龙真,端的是天造地设的佳境。这不就是理想的书院建造地吗?
猛然一挥手,长袖舞动,如搅动风云的神器,刹那间,天动地摇,灵光乍现,刺目的华彩自他脚下蔓延开来。光芒所及之处,巨石浮空,自行雕琢,化作一根根粗壮的立柱;泥土翻涌,凝聚成形,砌成一道道厚实的墙壁,木材穿梭,拼接组合,搭出一片片精巧的屋梁。
一座巍峨宏大的书院拔地而起,堂舍俨然、错落有致。讲堂、藏书楼、斋舍、庭院一一呈现,飞檐斗拱在阳光的映照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
庭院正中央。
分身李仁面前漂浮着四件用首阳铜精心打造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只不过纸是铜纸,墨却是用虚无洞天里无数元会还存活至今的松木炼制而成。
而下面是传灯书院一众教习和上千名学子。自此,分身李仁把传灯书院和念部落做了一个分割。
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分身李仁抬头挺胸,双手合拢,合于胸前。
“今日,吾于此地立传灯书院,上感天道之浩渺,下察洪荒之苍茫,誓以教化人族为己任,传大道,启灵智,塑文明。
吾秉持中正之气,穷究天地至理,编修典籍,汇洪荒万象于经传,纳诸般智慧于简牍,使人族子弟能明是非,辩善恶,知礼仪,懂敬畏。
倾尽全力,广设学芦,无论贵贱贤愚,皆可入吾门墙,受吾教诲。以奶心为基石,以妥心为梁柱,悉心引导,不遗余力,务使人族之苗皆能茁壮成长,绽智慧之光。
且将以身作则,行端表正,为众人之楷模。遇艰难险阻不退,逢困苦挫折而不屈,以坚毅之态,示人族以无畏之源,激励其内在之壮志豪情。
更会联结洪荒诸贤,共襄教化盛举,交流互鉴,博采众长,使人族文化如繁星般璀璨,永不磨灭。
立此誓言,天地共鉴,文房四宝——笔墨纸砚镇压气运。若有违弃,愿受天道惩处,永坠轮回。唯望人族因吾等之努力兴礼仪之邦,创辉煌之地,屹立于洪荒万族之巅,永享昌盛安宁。”
刹那间,天地变色,风云涌动。
只见一道璀璨的金光自苍穹之巅撕裂云层,如天河倒泻,直贯书院庭院而来。那金光蕴含着无尽的祥瑞与玄奇,所经之处,空间仿若为之凝固,时间亦似放缓了脚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洪荒开局,我为先天人族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