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引擎替换了三个主要部件和无数次级线路后,第一次发出稳定低沉的轰鸣,震得船身微微发麻;维生系统经过彻底清洗和压力测试,勉强达到最低运行标准,至少能保证航行中的氧气和温度;最关键的导航和通讯系统虽连不上任何已知网络,却能进行基础星图定位和短距扫描——足够他们追踪那个未知信标了。
“成了!”黑瞎子抹了把脸上的油污,看着眼前拼凑起来的“老伙计”,眼里满是成就感,“比不上咱们来时的侦察舰,但星系内短途航行没问题,追那个信标绰绰有余!”
所有人都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连日来的疲惫仿佛都被这轰鸣声驱散了。
最后的准备紧锣密鼓。他们把所有能用的物资都搬上飞船:密封食物、饮用水、能量电池、备用零件,还有林曦特意收集的几块能量矿石(他判断这东西能应急充能,就像丧尸晶核的用法)。吴邪将破译的信标符号和星域特征笔记输入电脑,王胖子则抱来一盆在密闭生态箱里找到的奇异苔藓,淡蓝色的微光在黑暗中摇曳,他拍着箱子说“改善船内环境,总不能让咱们在太空里还吸灰尘”,林曦看着苔藓,忽然想起丧尸世界里唯一能净化空气的植物,心里多了几分安心。
起航前夜,五人再次聚集在舰桥。
昏黄的应急灯光下,粗糙的星图投影在主屏幕上,代表未知信标的光点在遥远虚空静静闪烁。
“明天就要走了。”吴邪望着屏幕,语气里带着感慨,“这破港口虽然危险,却也算咱们在这片星域的第一个家。” 他想起了杭州的铺子,想起了古墓里的时光,如今漂泊星际,身边还是这几个熟悉的人,心里竟有种莫名的踏实。
“嘿,胖爷我还真有点舍不得这堆破烂。”王胖子拍了拍控制台,引得一阵吱呀作响,“好歹是咱们亲手修起来的,跟自家孩子似的。”
黑瞎子低头检查着系统自检报告,头也不抬:“别矫情了,前面的‘破烂’更多,够你琢磨的,说不定还有比古墓还刺激的玩意儿。”
张起灵站在舷窗前,望着外面无尽的黑暗与稀疏星辰,沉默不语。他的感知延伸到极致,警惕着任何临行变故,指尖悄悄按在腰间的古刀上——那是他穿越时唯一带在身边的东西,也是他最熟悉的武器。
林曦走到他身边,胸前的吊坠散发着温润光晕。他轻声道:“它很期待,而且我有种感觉,前面的路,或许和我们经历过的都不一样,但只要咱们在一起,就能扛过去。” 他没说的是,凭着对铁三角的信任,凭着两世的生存经验,他有信心应对任何危险,哪怕是再次遇到丧尸或是更可怕的存在。
张起灵微微侧头,看了他一眼,目光落在吊坠上,几不可查地点了点头。那眼神里没有多言,却带着无需解释的信任——就像当年在古墓中,他总能相信吴邪和王胖子一样。
第二天,按照飞船残存时钟设定的标准时间上午八点。
“星尘号”的引擎喷射出幽蓝色尾焰,像一柄划破黑暗的利刃,推动着饱经风霜的飞船缓缓驶离废弃港口,滑入冰冷空旷的宇宙空间。
透过厚重的舷窗,港口小行星渐渐缩小,最终变成星辰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光点。没有欢送,没有告别,只有引擎稳定的嗡鸣,和五颗在绝境中愈发紧密相连的心。
“设定航线,目标未知信标。”张起灵坐在临时指定的舰长位上,声音平静却带着决然,像是在宣布一场新的冒险开启。
黑瞎子熟练地操作导航系统,输入信标坐标:“航线设定完毕,预计航行十五个标准日。”
十五天,在动辄以光年计的宇宙尺度下,近得仿佛触手可及。
林曦望着屏幕上的航线,心里默默盘算着。十五天足够他进一步熟悉混沌力量,也能和大家梳理可能遇到的危险——他已经想好,要在合适的时候告诉大家丧尸的弱点和异能运用的技巧,这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经验,或许能在关键时刻救所有人的命。
“星尘号”调整方向,如同年迈却坚定的旅人,义无反顾地驶向更深邃、更未知的星域,驶向那道可能连接着其他文明火种的微弱星光。
前方是福是祸,无人知晓。
但他们都清楚,停滞意味着消亡。就像当年在古墓中必须向前探索,在丧尸围城时必须奋力突围,如今在这片陌生的宇宙里,唯有不断前行,在流浪中寻找机遇,在黑暗中点燃星火,才能为人类,为所有在“盖亚”与“播种者”阴影下挣扎的文明,搏得一线生机。
飞船化作一粒微尘,融入浩瀚星海。
文明的旅程,于无名处,再次启航。
喜欢末世:开局带着盗墓五方闯蓝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末世:开局带着盗墓五方闯蓝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