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星避难所的外城区,像一座缺油的齿轮机——清晨的集结号刺破死寂,定量配给水带着淡淡的铁锈味,劳作时的沉默比嘶吼更压抑,日落后的宵禁让街道瞬间沦为空城。人们习惯了在划定的范围内活动,脸上大多带着逆来顺受的麻木,眼神中偶尔闪过对更多配给、更好居住条件的渴望,却又会在与他人对视的瞬间,迅速收敛,换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谨慎。
图书馆团队的板房简陋却实用,能遮风挡雨,还有四张硬板床和一张缺腿的木桌。对于习惯了废墟露宿、与变异体周旋的他们来说,这已经算是末世里难得的安定。但没人敢放松警惕,这三天观察期,成了他们搜集情报的“黄金时间”,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像海绵一样吸收着关于这座避难所的一切。
王胖子和黑瞎子凭借着“自来熟”的本事和利落的身手,在有限的活动范围内,很快与一些底层士兵、外围探索者搭上了话——胖子用“吹牛逼”讲自己“杀丧尸的英勇事迹”换酒喝,黑瞎子则靠“搭把手”解决几个小麻烦,轻松套取了关于资源分配、区域划分的零碎信息。吴邪和解雨臣则发挥专长,帮后勤处维修了几台故障的通讯设备和灌溉机器,用技术换取了更有价值的情报:比如内城区的特权、探索队的伤亡率,以及那个让人闻之色变的“撕裂者”。
林曦的感知能力在人多眼杂的外城区不敢全力施展,却也派上了用场——他能捕捉到人们窃窃私语时的情绪波动,从“羡慕内城区配给”的嫉妒、“怕被派去探索”的恐惧、“对能力者既怕又恨”的复杂情绪中,拼凑出避难所的真实面貌。
张起灵大部分时间留在板房内静坐,看似在恢复体力,实则是一种低调的蛰伏。但他那日在能量检测中引发的刺耳警报,早已像风一样,在避难所的中层和公会内部传开,成了“新来者中有个狠角色”的谈资。
综合所有信息,一个清晰的避难所轮廓逐渐浮现:
- 资源紧张:地下种植园和顶部光照系统能勉强满足粮食自给,但柴油、药品、高精度零件极度匮乏,全靠探索队深入废墟搜寻,这也让探索者成了外城区最“体面”的群体。
- 等级森严:内城区是“特权区”,管理者、高级技术员和核心战斗人员住着带空调的砖房,享受双倍配给;外城区则是“生存区”,普通劳工、低阶士兵和新来者挤在板房,配给刚够果腹,想要进入内城,要么积累足够的贡献点,要么有管理层的特殊许可。
- 能力者处境微妙:特殊能力者并非孤例,但数量稀少且能力参差不齐。他们被管理层视为“战略武器”,却也被安上了层层监控——普通幸存者敬畏他们的力量,又嫉妒他们能获得更多资源,态度复杂得像一团乱麻。
- 外部威胁致命:除了常规丧尸和变异体,一种名为“撕裂者”的新型变异体成了最大威胁。据士兵描述,它们速度快、智慧高,还能指挥普通丧尸和变异兽发动围攻,最近的活动频率越来越高,已经突破过两次避难所的外围防线。
第三天下午,观察期即将结束,板房的木门被轻轻敲响,节奏沉稳,带着不容拒绝的气场。
门外站着一位身着质地精良的灰色制服的男人,肩章上的鹰眼标志抽象而锐利,在灯光下泛着冷光。他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微笑,既不显得谄媚,也不太过疏离,眼神精明如商人,却透着久经世事的锐利。身后跟着两名护卫,站姿如松,气息沉得像压在心底的石头,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好手。
“各位新来的朋友,下午好。”男人主动开口,声音温和却有穿透力,“我是‘探索者公会’的外联干事,赵铭。”他的目光在板房内扫了一圈,像扫描仪般快速评估着每个人,最后落在静坐的张起灵身上,笑容又深了几分,“早就听闻张先生的风采,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探索者公会——根据之前搜集的情报,这是避难所内负责组织外部探索、资源搜寻的半官方机构,手握任务分配权和贡献点发放权,权力不小,背后似乎还站着管理层中的“强硬派”。
“赵干事大驾光临,有何指教?”解雨臣作为团队对外发言人,上前一步,语气平和却带着距离感,既不显得卑微,也不刻意挑衅。
“不必紧张,我没有恶意。”赵铭摆了摆手,笑容不变,“各位顺利通过观察期,已经是晨星的正式成员了。我这次来,一是代表公会表示欢迎,二是……”他顿了顿,目光再次锁定张起灵,语气带着明显的拉拢,“张先生日前在能量检测中的表现,让公会上下都印象深刻。我们正缺您这样的强者,希望能邀请您加入。”
橄榄枝抛得直接,目标明确——就是招揽张起灵这位高阶战力。
“我们是一个整体。”解雨臣不动声色地挡在张起灵身侧半步,语气坚定,“小哥的决定,就是我们团队的决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末世:开局带着盗墓五方闯蓝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末世:开局带着盗墓五方闯蓝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