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承宇则与科研机构合作,研发3D打印提花模具。云锦的妆花技法需要艺人手工控制丝线的交织,效率极低,一件复杂的云锦面料往往需要数月才能完成。方承宇希望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出与传统纹样一致的提花模具,安装在织机上,实现半自动化生产。
但试验过程并不顺利,3D打印的模具精度不够,织出的纹样与手工织造的相比,缺乏灵动性。“云锦的魅力在于‘活’,每一针每一线都带着艺人的温度,机器不能完全替代手工。”方承宇的团队里,一位老艺人说道。这句话点醒了方承宇,他调整思路,将3D打印模具用于纹样的基础部分,而核心的细节部分仍由手工完成。这样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保留了手工织造的灵魂。经过多次调试,终于成功研发出半自动化云锦织机,一件原本需要三个月才能完成的云锦面料,现在只需要一个月就能完成,且纹样的精度和灵动性丝毫不减。
在人才培养方面,“非遗传承人才计划”也取得了显着成效。首批30名云锦技艺专业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能独立完成简单的云锦面料织造。其中一位叫李然的学生,创新地将动漫纹样融入云锦设计,织出了一款带有龙猫图案的云锦背包,在新媒体平台上走红,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的关注。
“非遗不是老古董,它可以很潮,很有趣。”李然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设计,让更多年轻人喜欢上云锦,喜欢上中国的传统文化。”他的话引发了很多年轻人的共鸣,越来越多的学生报考非遗技艺专业,非遗传承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然而,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随着非遗创新作品的热销,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仿冒品。这些仿冒品用料粗糙,针法拙劣,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非遗创新的口碑。“我们花了数月时间研发的智能温控云锦面料,仿冒品用普通面料加上劣质芯片冒充,不仅没有温控功能,还容易短路起火。”林芷琪气愤地说。
为了解决仿冒问题,顾星晚团队与科技公司合作,研发了“非遗作品溯源系统”。每一件非遗创新作品都配备一个独一无二的芯片,消费者扫描芯片上的二维码,就能查看作品的原材料来源、制作过程、传承人的信息,还能验证作品的真伪。同时,团队还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了打击仿冒品的专项行动,查处了多家生产仿冒品的小作坊,维护了市场秩序。
在解决仿冒问题的同时,团队还关注到了环保问题。非遗技艺的原材料大多来自天然纤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废水和废料。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顾星晚团队推出了“绿色非遗”计划,与环保企业合作,建立废水处理系统,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同时,将生产废料回收利用,制作成文创产品,如用缂丝废料制作的书签、用云锦废料制作的香囊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绿色、可持续,是非遗传承的未来方向。”顾星晚说道,“我们不仅要让非遗技艺活起来,还要让它走得更远,走得更久。”
经过一年的努力,“非遗+科技”联名系列终于完成。该系列包含12件作品,涵盖礼服、外套、配饰等多个品类,每一件作品都融合了至少两种非遗技艺和一种现代科技,既保留了传统的文化内涵,又具备了现代的实用功能和环保理念。
系列发布会定在苏州的非遗文化园,场地被布置成“传统与未来”的主题,一边是古色古香的绣架、织机,一边是高科技的灯光、屏幕。发布会当天,全球时尚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当模特穿着智能温控云锦礼服走过T台,面料在不同温度下呈现出不同的光泽,苏绣的盘金绣领口熠熠生辉;当模特佩戴着感光纤维缂丝披肩登场,披肩在灯光的变换下从淡蓝变成宝蓝,再现“昼夜交替”的景致,现场掌声雷动。
马西莫在发布会上宣布:“‘非遗+科技’联名系列将在全球同步发售,部分利润将用于非遗传承基金,支持原材料种植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我们将开放非遗技艺数据库和科技融合技术,让更多设计师和传承人受益。”
发布会结束后,“非遗+科技”联名系列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新的热潮。消费者们不仅为作品的颜值和功能买单,更为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环保理念点赞。媒体纷纷报道:“中国非遗与科技的完美融合,重新定义了时尚的未来”“非遗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走进生活、引领潮流的先锋”。
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顾星晚团队从未停下脚步。他们建立的“非遗原材料种植基地”已经扩展到1000亩,不仅供应桑蚕丝,还开始种植用于云锦、蜀绣的其他原材料;“非遗传承人才计划”已经与全国20多所艺术院校达成合作,培养了超过500名年轻传承人;“非遗作品溯源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非遗产品,有效遏制了仿冒行为;“绿色非遗”计划也得到了行业内的广泛认可,越来越多的非遗工坊加入进来,共同推动非遗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莹火虫下的星光》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莹火虫下的星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莹火虫下的星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