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坚和阿水的第二次侦察,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悄然出发,又在第二天傍晚,披着一身更浓重的露水和疲惫,悄无声息地返回。没有遭遇战斗,没有发现“复兴军”的踪迹,但他们带回的信息,却让采石场山洞里的气氛更加凝重。
“那个红圈区域,地形很复杂。”石坚蹲在地上,用一根木炭在平整的石板上画着简图,声音因长时间潜伏而沙哑,“是一片被洪水冲垮了大半的老工业区边缘,现在成了河湾里的一片孤岛。地势比周围高,上面有几栋没完全倒塌的厂房和仓库,结构看起来还算坚固。有码头设施的残留,水深足够停靠不小的船。”
他画出一个不规则的岛屿轮廓,标注出建筑物和码头的位置。
“我们趴在对面山头的树林里用望远镜看了一整天。”阿水补充道,年轻人脸上带着过度紧张后的虚脱,“很安静,太安静了。没看到人,没看到烟,也没听到任何机器声。但是……”他顿了顿,咽了口唾沫,“码头附近的水面上,有新鲜的油污反光。还有……一栋仓库顶上的防水布,有个破洞,看痕迹是新的,像是被什么东西勾破的。”
“另外,”石坚指向简图上岛屿一侧的滩涂,“那里有脚印,不止一种鞋印,很杂乱,但其中一种……鞋底花纹很特别,像是制式军靴的印记,而且比较新。我们没敢靠近,怕留下痕迹。”
废弃的工业区孤岛、坚固的建筑、可用的码头、新鲜的油污、新的破损痕迹、疑似军靴的脚印……所有这些信息拼凑在一起,描绘出一幅令人不安的图景:这个地方近期肯定有人活动过,而且活动者很可能具备一定的组织性和装备(船只、可能持有制式装备)。是“复兴军”吗?他们在这里做什么?是临时落脚点,还是那个地图上标记的“物资点”?为什么又显得如此寂静?是陷阱,还是已经撤离?
“像是个……被临时使用过,然后又刻意保持低姿态的地方。”周毅扶了推眼镜,给出他的判断,“油污和脚印说明有船只和人员近期抵达又离开。寂静,可能意味着人不在,也可能意味着……里面的人在进行需要高度隐蔽的活动。”
“会不会是‘启明号’的另一个据点?”老赵提出怀疑。
“鞋印花纹对不上。”石坚摇头,“‘启明号’那帮人的靴子我见过,更杂牌。这个鞋印更规整。”
线索指向了那个神秘的“复兴军”,但真相依旧笼罩在迷雾中。主动靠近探查的风险极大,但放弃又可能错过至关重要的资源或信息。
与此同时,山洞内部的压力也在与日俱增。王楠清点了最后的物资:压缩饼干只剩不到二十块,罐头彻底见底,药品更是岀岀可数,尤其是陆锋后续恢复需要的消炎药和止痛药。周博士的“农场”产出的那点芽苗菜,连塞牙缝都不够。饥饿的阴影再次笼罩下来,每个人的脸色都透着菜色,动作也因为能量不足而变得迟缓。
陆锋的伤势在草药的维持下没有恶化,但恢复缓慢。左臂依旧肿痛,无法用力,失血和感染造成的虚弱感远未消除。他大部分时间只能靠坐在岩壁旁,强迫自己进食那点可怜的口粮,冷静地听取汇报,分析情况,做出决策。领导的重担和身体的痛苦,双重折磨着他的神经。
张伟那边进展甚微。“复兴军”的通讯信号似乎彻底消失了,无线电里只剩下“启明号”持续的干扰噪音和一片死寂。他尝试了各种破解和搜索方法,都一无所获,急得嘴角起泡,整个人更加萎靡。
内忧外患,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
这天夜里,轮到陆锋和老赵值夜。洞外风雨潇潇,洞内只有节能灯微弱的嗡鸣和伤员偶尔的呻吟。老赵抱着他的步枪,靠在洞口附近,像一尊沉默的石像。陆锋靠坐在内侧,闭目养神,但大脑却在飞速运转。
不能再等了。必须做出决定。是冒险探索那个充满未知的“物资点”,还是另寻出路?
“老赵,”陆锋忽然低声开口,“如果我们组织一次狩猎,往北边的山林走,能找到食物的可能性有多大?”
老赵沉默了片刻,缓缓答道:“难。这片山被洪水反复洗过,活物少得可怜。就算有,也机灵得很,不好抓。而且,北边情况不明,万一撞上别的什么东西,更麻烦。”
陆锋默然。他知道老赵说的是实情。狩猎效率低,风险高,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那个岛……”老赵忽然又开口,声音压得更低,“……我总觉得,像个饵。”
陆锋睁开眼,看向黑暗中老赵模糊的轮廓:“怎么说?”
“太明显了。”老赵的声音带着老兵的直觉,“好地方,有房子,有码头,还刚好在地图上被标出来……就像有人故意放那儿,等着好奇的鱼去咬钩。石坚他们看到的脚印、油污,说不定就是故意留下的。”
“引蛇出洞?”陆锋心中一动。如果真是陷阱,那“复兴军”的目的何在?清除潜在威胁?捕捉劳动力?还是……另有所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潮汐陷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潮汐陷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