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里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最后一丝活力,只剩下冰冷的绝望和压抑的喘息。新加入的石坚一家五口,像几块沉重的石头投入本就快要见底的水潭,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濒临决堤的危机感。本就严格到苛刻的食物配给,必须再次分割,每个人分到手的糊糊几乎能照见自己憔悴的倒影。王楠的眉头锁得更紧了,最后几片消炎药给了伤口恶化的保安老王,婴儿的退烧只能依靠物理降温,效果微乎其微。
然而,在这片令人窒息的低沉中,两处微光却在顽强地闪烁,如同黑暗冰原上挣扎的星火。
一处是仓库角落那盏依靠汽车蓄电池供电的节能灯下。老赵和张伟几乎焊在了那台军绿色无线电收发机上,周围散落着拆下的零件、电路图、焊锡丝和万用表。空气中弥漫着松香和金属灼热的气味。张伟的眼窝深陷,手指因为长时间精细操作而布满细小的烫伤和划痕,但他的眼神却异常专注,甚至带着一种近乎癫狂的执拗。只有在这些冰冷的线路和元件中,他才能暂时逃离对外部世界的恐惧,找到一种虚幻的控制感。
“老赵!这个高频变压器的绕线数据不对!和备用件的参数匹配不上!”张伟的声音沙哑而急促,他指着图纸上一个复杂的数据表,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妈的!肯定是当年维护的时候有人乱搞过!”老赵骂骂咧咧,油污的手在零件堆里翻找着,“别急,我记得拆那个旧气象警报器的时候,有个类似的玩意儿……找到了!”他掏出一个锈迹斑斑但结构大致完好的小变压器,“试试这个!死马当活马医!”
两人像进行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小心翼翼地拆卸、焊接、测试。失败,调整,再失败,再调整……每一次微小的进展,都让守在旁边的陆锋、陈海和周毅心跳加速。这台沉默的机器,是通往可能存在的“外界”的唯一桥梁,是绝望中最大的变数。
另一处微光,则在仓库另一端,周毅精心守护的那片简陋“试验田”里。几个破木箱和脸盆里,铺着从后院挖来、混合了草木灰的泥土。周毅像对待初生婴儿一样,每天记录着温度、湿度,用找到的手电筒模拟光照周期。他的种子箱被打开,几袋标记着“耐寒”、“速生”的种子被小心翼翼地取出几粒,播撒在泥土中。
几天过去了,泥土毫无动静。周毅的眉头越皱越紧,周围的空气仿佛也随着他的沉默而凝固。林舒每天都会过来默默看上一眼,眼神中带着期盼和担忧。连一直蜷缩在角落的张伟,偶尔也会投来一瞥,那眼神复杂难明。
直到这天清晨,周毅照例蹲在木箱前,用手电仔细照射观察时,他的身体猛地僵住了。紧接着,他发出一声几乎不像他平时沉稳风格的、带着颤抖的低呼:“出来了!快看!”
林舒、王楠闻声立刻围了过去。只见在其中一个木箱湿润的泥土表面,竟然真的冒出了几个比针尖还要细小的、嫩绿色的点!那是生命的萌芽!在这片被死亡和洪水包围的废墟里,在人工模拟的、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种子竟然真的发芽了!
“是……是油菜和一种速生菠菜!”周毅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哽咽,他扶了扶眼镜,凑得更近,生怕惊扰了这脆弱的生命,“虽然很弱……但……但它们活了!”
这微不足道的绿色,像一道微弱却真实的闪电,劈开了仓库里浓重的绝望阴霾。林舒的眼圈瞬间红了,王楠紧紧握住了她的手。连在一旁默默打磨箭头的陈海,也停下了动作,嘴角不易察觉地牵动了一下。希望,有时候并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一点点倔强的绿色。
这股由生命萌芽带来的微弱振奋,似乎也影响到了无线电修复的工作。就在当天下午,经过无数次尝试和调整后,老赵和张伟成功地将那个替代的高频变压器焊接完毕,并初步连通了主机和从废弃设备上拆解拼凑出来的临时天线。
“通电测试!”老赵深吸一口气,看了一眼陆锋。陆锋重重地点了点头。
张伟颤抖着手,将连接汽车蓄电池的电线接上无线电主机的一个预留接口。一瞬间,主机面板上几个沉寂已久的指示灯,猛地闪烁了几下,随即稳定地发出了幽幽的绿光!
“有电了!主机通电了!”张伟几乎跳起来,声音带着哭腔。
整个仓库的人都被惊动了,连石坚也抱着手臂,从门口警戒的位置投来关注的目光。
“别高兴太早!只是通电!接收和发射功能还没测试!”老赵相对冷静,但他紧握工具的手也暴露了内心的激动。他快速旋动调频旋钮,喇叭里传来一阵强烈的、熟悉的静电噪音嘶啦声。
“有背景噪音!说明接收电路可能部分工作了!”张伟兴奋地解读着。
老赵小心翼翼地继续微调,噪音忽大忽小,偶尔夹杂着一些完全无法辨别的、扭曲的信号碎片,像是遥远星系的回响,又像是濒死文明的最后叹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潮汐陷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潮汐陷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