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叹了口气,继续道:“若太孙殿下继位,以其聪慧酷烈,或可成为一代雄主,开疆拓土,令万邦臣服。然老衲所虑者……陛下子嗣众多,诸位藩王各据一方。以太孙殿下之心性,他会如何对待这些手握兵权、曾对皇位构成过潜在威胁的叔父们?他会容忍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吗?”
他的话没有说完,但意思已经赤裸裸地摆在了朱棣面前:以朱瞻基的性格,一旦登基,很可能对藩王们举起屠刀,进行一场血腥的清洗!届时,老朱家恐怕要骨肉相残,血流成河!
朱棣的手猛地攥紧了,指节有些发白。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朱元璋晚年,为了给孙子朱允炆铺路,大肆屠戮功臣的往事。难道历史要在他的子孙身上重演?
“那……太子呢?”朱棣的声音有些干涩,“太子宽厚,或许能压制瞻基,也能善待兄弟。”
姚广孝微微摇头:“太子殿下仁厚,固然不假。然其仁厚,更多是性情使然,亦或是……一种在陛下和汉王强势下的自保之道?其身体孱弱,能否长久压制住年富力强、性格强势的太孙?即便能,太子之仁,在面对可能威胁国本(指太孙地位)的藩王时,又能剩下几分?陛下,天家无亲情,并非虚言啊。”
这番话,更是诛心!直接点出太子的“仁厚”可能并非完全真实,也可能在权力面前变质。
朱棣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御辇依旧在平稳前行,但他的内心却已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一生征战,开创盛世,最不愿看到的,就是自己死后,子孙们自相残杀,将偌大的帝国拖入内乱的深渊。
姚广孝看着他痛苦挣扎的表情,心中亦是不忍,但有些话,他必须说。他低声道:“陛下,老衲并非危言耸听。只是希望陛下在选择未来道路时,能看得更远一些。有时候,看似最合适的继承人,未必能带来最安稳的未来。”
朱棣闭上眼,靠在软垫上,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挣扎。他挥了挥手,示意姚广孝退下。
姚广孝躬身一礼,无声地退出了御辇。
独自一人的车厢内,朱棣仿佛瞬间老了许多。他喃喃自语:“瞻基……真的会如此吗?难道朕……真的选错了?”
窗外,是苍茫的北地,而他的心中,是关于继承人的无尽忧思。徐皇后临终前希望家族和睦、子孙平安的嘱言,仿佛又在耳边响起,刺痛着他的心。
喜欢朱棣的麒麟逆子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朱棣的麒麟逆子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