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碾过军区大院门口最后一段碎石路时,夕阳正把天边染成淡橘色。路修源放慢车速,车筐里的帆布包轻轻晃着,装着酱菜的玻璃罐偶尔碰撞,发出 “叮” 的轻响,像在应和着陈清清垂在身侧的衣角 —— 被晚风轻轻吹起,又落下。
“快到了,你看传达室的灯都亮了。” 路修源偏过头,声音裹着风传过来。陈清清顺着他指的方向看,传达室的窗户里透出暖黄的光,隐约能看见李大爷坐在里面,手里攥着收音机,咿咿呀呀的戏曲声飘出来,在傍晚的空气里散得慢悠悠的。
就在这时,陈清清忽然瞥见大院门口的老槐树下,站着个熟悉的身影。她轻轻拍了拍路修源的腰:“是王婶,好像在等咱们呢。”
路修源立刻停稳自行车,支起车撑。槐树下的王婶也看见了他们,笑着快步走过来,手里还紧紧攥着个玻璃罐,罐口用纱布扎着,露出点浅红色的萝卜缨子。王婶的蓝布围裙还没来得及解,衣角沾着点面粉,一看就是刚从厨房里出来,连手都没顾上擦干净。
“清清啊,可算等着你们了!” 王婶走到陈清清面前,拉着她的手,语气里满是欢喜,“你上次教我的那腌萝卜做法,我上周末试了试,昨天开罐尝了尝,脆得很,甜丝丝的,我家那口子和孙子都抢着吃!”
陈清清被她的热情感动,笑着说:“您肯琢磨,肯定能成。我当时还怕没说清楚,让您白忙活呢。”
“清楚清楚,你说得细着呢!” 王婶说着,把手里的玻璃罐递过来,罐身还带着点温热,“我特意给你们装了一罐,刚从坛子里捞出来的,还新鲜,你们回去配粥吃,解腻。”
路修源赶紧放下手里的帆布包,双手接过罐子,指尖碰到温热的玻璃,心里也暖烘烘的。他笑着说:“您太客气了,还特意给我们留着。清清总说您做的面食好吃,上次您送的馒头,她还念叨了好几天。”
王婶听了,笑得眼睛都眯了:“那算啥,下次我做包子,再给你们送点。对了,路连长,你可真有福气,清清又能干又贴心,不光会做山楂糕、腌咸菜,还肯教我这些小方子,咱们大院里谁不羡慕你啊。”
路修源看向陈清清,眼里满是笑意,伸手帮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围巾:“是我有福气,能娶到她。” 陈清清被他说得脸有点红,轻轻拉了拉他的袖子,示意他别再说了。
路修源忽然想起帆布包里的酱菜,赶紧弯腰打开包,拿出那罐刚从县城买的酱黄瓜。他拧开盖子,一股浓郁的酱香飘出来,王婶凑过来闻了闻,点头说:“这酱菜闻着就地道,肯定好吃。”
“王婶,这是清清最爱吃的酱菜,县城老字号的,您也尝尝。” 路修源说着,从旁边的布兜里摸出个干净的小碗,倒了小半碗酱黄瓜,又把碗放进王婶手里,“您拿回去,给叔和孩子也尝尝鲜。”
王婶推辞着:“这哪行啊,我刚给你们送了萝卜,怎么还能要你们的酱菜。”
“您就拿着吧,都是街坊,互相惦记着是应该的。” 陈清清帮着劝道,“下次您要是想吃,再跟我说,我们去县城的时候再帮您买。”
王婶见他们诚意满满,只好收下,把碗紧紧攥在手里:“那我就不客气了,下次我做了油饼,一定给你们送过去。”
正说着,传达室的李大爷探出头来,笑着喊:“王婶,路连长,清清,别在门口站着了,风大,快进去吧!”
“哎,就来!” 王婶应了一声,又跟陈清清叮嘱,“天冷了,腌萝卜的时候记得多放半勺盐,不容易坏。要是坛子里起白膜,倒点白酒就行。”
“知道了,谢谢您,王婶。” 陈清清点点头。
路修源重新拎起帆布包,扶着自行车,跟王婶道别后,才和陈清清一起走进大院。夕阳的光斜斜地照在大院的路上,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自行车的轮子碾过落叶,发出 “沙沙” 的响,和远处孩子的笑声混在一起,格外热闹。
他们的家在大院深处,是一间带小院的平房。推开院门,院子里的老槐树落了满地叶子,路修源放下自行车,先去把院门关好,陈清清则拿着王婶给的萝卜罐,走进厨房。
厨房的窗户开着,晚风从窗户里吹进来,带着槐树叶的清香。陈清清把萝卜罐放在灶台上,小心翼翼地解开纱布 —— 纱布上还沾着点酱汁,她用手指蹭了蹭,放进嘴里尝了尝,甜中带点咸,还有股淡淡的醋香,正是她教王婶的味道。
她拧开罐子,里面的萝卜块码得整整齐齐,每块都切成了方方正正的小块,浅红色的萝卜裹着琥珀色的酱汁,看起来就很有食欲。她拿起一块,放进嘴里,脆生生的,汁水在嘴里散开,甜而不腻,比她自己上次做的还要爽口。
“怎么样?好吃吗?” 路修源走进厨房,手里还拿着刚从帆布包里拿出来的布,看见陈清清吃得一脸满足,笑着凑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