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教授和王教授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互相看了一眼,没好意思接话。就在这时,一阵 “笃笃笃” 的拐杖声传来,王大爷拄着枣红色的拐杖,脚步匆匆地走了过来。他今年七十多了,儿子在外地当兵,平时就一个人住,跟陈清清走得最亲。刚才他在楼上听见楼下有人议论 “知青”,心里就犯了嘀咕,扒着窗户一看,正好看见李教授和王教授对着陈清清皱眉头,顿时就急了,抄起拐杖就下了楼。
“赵老师,你这两位同事是不是觉得清清是知青,就不好啊?” 王大爷走到几人面前,拐杖往地上一顿,声音洪亮得整个院子都能听见,“我告诉你们,你们可别门缝里看人 —— 清清比那些只会说空话的教授强多了!就说上个月停水那事儿,你们还记得吧?”
提起停水,家属院的人都有印象。那时候正是三伏天,连续三天没水,家家户户都快熬不住了。一楼的张婶家里囤的水喝完了,急得直哭;二楼的老周想给孙子冲奶粉,连热水都没有,差点跟物业吵起来。就在大家乱糟糟的时候,是陈清清站了出来,顶着大太阳去居委会找主任,又跑到自来水公司问情况,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脚都磨起了泡,最后才协调好,当天晚上就恢复了供水。
“那时候你们在哪呢?” 王大爷瞪着李教授和王教授,语气里满是不满,“清清跑前跑后的时候,也没见你们出来帮一把。现在倒好,站在这儿说三道四的,有什么资格啊?清清是知青怎么了?知青能吃苦、心肠好,比你们这些只会坐在办公室里看书、对人指手画脚的强多了!”
李教授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尴尬地低下头,手指绞着衣角;王教授也有些不好意思,咳嗽了两声,避开了王大爷的目光。赵兰见状,连忙打圆场:“王大爷,您别生气,李姐和王姐就是随口问问,没有别的意思。” 说着,她又拉过陈清清的手,掌心的温度让陈清清心里一暖。
“其实我以前也担心过,” 赵兰看着李教授和王教授,语气诚恳,“担心清清跟咱们家背景不一样,相处起来会有隔阂。可相处久了我才知道,那些所谓的‘出身’‘学历’,都不如‘实在’两个字金贵。清清心眼好,对人真诚,不管是对孩子、对老人,还是对邻居,都掏心掏肺的。修源能娶到她,是他的福气,也是我们路家的福气。”
陈清清看着赵兰,眼里泛起了微光。自从嫁给路修源,她总怕自己的知青身份会让婆婆不喜欢,平时做事都小心翼翼的,没想到婆婆竟然这么维护她。她轻轻捏了捏赵兰的手,低声说:“妈,谢谢您。”
“跟妈客气什么。” 赵兰拍了拍她的手背,笑着对李教授和王教授说,“中午就在家里吃饭吧,让你们尝尝清清的手艺,她做的知青点的菜,味道特别地道。”
李教授和王教授这会儿也没了之前的轻视,连忙点头:“那就麻烦你们了。”
中午的厨房热闹起来。陈清清系着围裙,在灶台前忙碌着。她从冰箱里拿出几个红彤彤的番茄,是前阵子在楼后的小菜园里种的,个头不大,但酸甜多汁;又拿出一块腌萝卜,是她按照知青点老班长教的方法腌的,脆爽可口。路修源不在家,赵兰就帮着打下手,洗青菜、剥大蒜,偶尔跟陈清清聊两句家常。
“清清,你这腌萝卜是怎么腌的?闻着就香。” 赵兰看着玻璃罐里的腌萝卜,忍不住问。
“就是用新鲜的白萝卜,切成条,用盐腌出水分,再用糖、醋、辣椒泡上几天就行。” 陈清清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腌萝卜炒肉,一边笑着说,“以前在知青点,没什么好吃的,我们就自己腌萝卜、腌豆角,配着玉米糊糊吃,也觉得特别香。”
锅里的番茄炒蛋很快就好了,金黄的鸡蛋裹着鲜红的番茄,酸甜的香味顺着窗户飘出去,引得楼前的孩子们又围了过来,扒着窗户往里看:“清清姐,好香啊,我们能尝一口吗?”
陈清清笑着朝他们摆手:“等会儿吃完饭,给你们留几块糖。”
不一会儿,两道菜就端上了桌。番茄炒蛋油亮诱人,腌萝卜炒肉喷香扑鼻,再配上赵兰早上蒸的馒头,看着就让人有食欲。李教授和王教授坐下来,拿起筷子尝了一口番茄炒蛋,眼睛一下子亮了:“这番茄炒蛋真好吃,酸甜正好,比我家那口子做的还香。”
王教授也夹了一筷子腌萝卜炒肉,脆爽的萝卜配上鲜嫩的肉片,越嚼越香:“这腌萝卜太下饭了,我能吃两个馒头。”
赵兰看着两人吃得津津有味,心里也高兴:“你们要是喜欢,下午走的时候,让清清给你们装一罐腌萝卜带回去。”
“那可太谢谢了。” 李教授连忙道谢,看向陈清清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欣赏,“清清,没想到你不仅人好,手艺还这么好,真是委屈你了,以前在知青点肯定受了不少苦。”
“也不算苦,” 陈清清放下筷子,轻声说,“那时候虽然累,但跟知青点的伙伴们一起干活、一起吃饭,也挺开心的。而且正因为当了知青,我才知道生活不容易,现在更珍惜眼前的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换亲后,小知青被军官丈夫娇宠啦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