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北京,秋意渐浓。清晨六点,林晚星已经站在庭院里,跟着中医张老练习八段锦。她穿着宽松的棉麻太极服,动作舒展柔和 ——“两手托天理三焦” 时,手臂缓缓向上伸展,指尖仿佛触碰着晨雾;“左右开弓似射雕” 时,眼神专注,仿佛真的在拉弓射箭。庭院里的银杏叶落在青石板上,发出细碎的声响,与她均匀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
“气息再沉一点,想象丹田有股暖流,随着动作走遍全身。” 张老站在一旁,耐心地纠正她的姿势,“你这身子骨,就像久旱的田地,得慢慢滋润,急不得。”
林晚星点点头,调整呼吸。三年前,她还需要靠药物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稍一活动就气喘吁吁;而现在,她不仅能完整练完一套八段锦,甚至能跟着张老学习太极拳。这其中,既有中医调理的功劳,也离不开系统 “生命值兑换” 带来的生机,更有那些短途旅行中,大自然给予的治愈力量。
林晚星的中医调理之路,始于三年前那个绝望的冬天。当时,西医已经下了 “活不过 20 岁” 的定论,苏父苏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隐居在京郊的老中医张老。
第一次见到张老时,林晚星正发着低烧,脸色苍白得像一张纸,连坐起来都需要人搀扶。张老为她把脉时,眉头皱得紧紧的:“脉象细弱如丝,气血两虚,五脏俱损,这身子确实亏得厉害。”
苏母忍不住哭了:“张老,您救救我女儿吧,只要能让她多活一天,我们做什么都愿意。”
张老叹了口气,转身走进药房。一个小时后,他端来一碗黑漆漆的汤药,药香里混着当归、黄芪的味道:“这碗‘益气养血汤’,先喝一个月。每天早晚各一次,喝完后卧床静养,别碰生冷食物,也别劳心费神。”
林晚星捏着鼻子喝下汤药,苦涩的味道在嘴里蔓延。但让她没想到的是,喝完半个月后,她的低烧竟然退了,晚上也能睡个安稳觉了。苏父苏母喜出望外,赶紧带着她去复诊。
张老看着她的气色,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这孩子有福气,生命力比我想象中顽强。接下来,我们慢慢调,先把气血补起来,再养五脏。”
张老为林晚星制定了 “三步走” 的调理计划:
第一步(第一年):益气养血:以 “当归黄芪汤”“八珍汤” 为主,搭配阿胶、红枣等食补,每天一碗汤药,雷打不动。这一年里,林晚星的脸色渐渐有了血色,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碰就倒,甚至能在庭院里散步十分钟;
第二步(第二年):健脾养胃:中医认为 “脾胃为后天之本”,张老在汤药里加入山药、茯苓、白术等健脾食材,还教苏母做 “莲子百合粥”“山药排骨汤”,让林晚星通过饮食调理脾胃。这一年,她的胃口好了很多,以前吃一点东西就腹胀,现在能正常吃饭,体重也增加了 5 斤;
第三步(第三年):疏肝理气,调和五脏:随着公司业务越来越忙,林晚星难免会焦虑、失眠。张老在汤药里加入柴胡、郁金等疏肝食材,还教她 “冥想呼吸法”—— 每天晚上睡前,坐在床上,闭上眼睛,专注于呼吸,将杂念排除。这一年,她的睡眠质量大幅提升,焦虑情绪也缓解了很多。
如今,林晚星已经不用每天喝汤药了,只需要每周去张老那里复诊,根据身体状况调整饮食和作息。张老常说:“调理身体就像熬汤药,得慢慢熬,火候到了,药效自然就出来了。”
除了中医调理,林晚星还坚持两项 “非药物治疗”—— 练习八段锦和短途旅行。这两项看似简单的活动,却给她的身体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林晚星是在张老的建议下开始练习八段锦的。张老说:“八段锦动作柔和,不会给身体带来负担,还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最适合你这样的体质。”
刚开始练习时,她连 “两手托天理三焦” 这个最简单的动作都做不标准,手臂举到一半就开始发抖。但她没有放弃,每天早上六点准时起床练习,从最简单的动作开始,一个动作练熟了再练下一个。
三个月后,她终于能完整练完一套八段锦。更让她惊喜的是,练习八段锦后,她的肩颈酸痛缓解了很多,以前久坐后会头晕,现在坐一下午也没问题。
“八段锦讲究‘意、气、形’结合,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平静心情。” 林晚星在日记里写道,“每次练习时,我都会想象自己的身体里有一股暖流,随着动作慢慢流动,把所有的病痛都带走。”
林晚星的 “短途旅行计划”,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去年春天,她因为《流浪地球》的宣发工作压力太大,出现了心悸、失眠的症状。张老建议她:“出去走走吧,看看山,看看水,让心情放松下来,比吃药管用。”
于是,林晚星带着助理小陈,去了京郊的密云水库。那天,她坐在水库边的草地上,看着湛蓝的天空、碧绿的湖水,听着鸟儿的鸣叫,突然觉得心里的压力都消失了。从那以后,她养成了 “每周短途旅行” 的习惯 —— 周末的时候,去京郊的山林、湖边,或者周边的古镇,住上一两天,远离城市的喧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