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北京寒意渐浓,晚星娱乐宣发中心的会议室里却暖意融融 —— 巨大的屏幕上循环播放着《流浪地球》的终极预告片,蓝白色的行星发动机火焰照亮整个空间,刘培强 “为地球牺牲” 的片段让在场不少人红了眼眶。林晚星坐在主位,手里攥着 “全球宣发方案终稿”,指尖在 “定档日期”“预售覆盖地区”“宣发资源清单” 等关键信息上反复摩挲,语气坚定:“春节档是国内电影的黄金档期,全球华人的团圆氛围,与《流浪地球》‘守护家园’的主题高度契合;而覆盖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预售,是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国科幻实力的关键一战,必须做到‘精准、震撼、有温度’。”
宣发总监陈明推了推眼镜,补充道:“目前国内春节档已有 5 部影片定档,但多为喜剧、家庭题材,《流浪地球》的科幻题材具有‘差异化优势’;海外市场方面,我们已与 20 世纪福克斯达成发行合作,对方承诺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的主流院线给予‘黄金场次’(晚 7-9 点)排片,同时配合我们的全球宣发动作,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流浪地球》的定档并非偶然,而是林晚星团队经过 “数据调研、市场分析、主题契合度评估” 三重考量后的战略选择,既要确保国内票房 “开门红”,也要为全球预售 “铺路”。
数据调研支撑:团队调取近 5 年春节档票房数据发现,“家庭团聚”“家国情怀” 类主题的影片平均票房比其他题材高 30%,而《流浪地球》“地球流浪、守护家园” 的核心主题,恰好契合春节档的 “团圆情感”;同时,近 3 年春节档科幻题材影片仅 1 部,且票房破 30 亿,证明 “春节档科幻题材存在市场空白”;
观众期待调研:通过线上问卷(样本量 10 万)与线下焦点小组访谈发现,82% 的观众表示 “春节想看‘有深度、有视觉冲击’的影片,厌倦了单一的喜剧片”;75% 的观众对《流浪地球》的 “行星发动机”“木星爆炸” 等科幻场景充满期待,认为 “能带来‘不一样的春节观影体验’”;
档期竞争分析:春节档已定档的影片中,《热辣滚烫》(喜剧)、《我们一起摇太阳》(家庭)、《第二十条》(现实题材)虽有较强竞争力,但目标受众与《流浪地球》(18-45 岁,科幻爱好者、家庭观众、年轻群体)存在 “部分重叠但不完全冲突”,且《流浪地球》的 “硬核科幻” 标签能吸引 “男性观众”(春节档传统弱势受众),形成 “差异化突围”。
地区选择逻辑:全球预售覆盖的 20 个国家和地区,分为 “核心市场”(北美、欧洲)、“潜力市场”(东南亚、日韩)、“华人密集市场”(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三类 —— 核心市场主打 “科幻口碑”,通过国际导演推荐、超前点映会建立 “专业认可”;潜力市场主打 “文化共鸣”,结合当地科幻文化(如日本的动漫科幻、韩国的灾难科幻)调整宣发话术;华人密集市场主打 “情感联结”,强调 “中国科幻的崛起”,吸引华人观众;
排片承诺:北美地区覆盖 500 家院线(含 IMAX 厅),欧洲覆盖 300 家院线,东南亚覆盖 200 家院线,黄金场次占比不低于 40%;
宣发配合:福克斯负责海外院线的 “阵地宣传”(海报、预告片播放),晚星娱乐负责 “线上宣发”(社交媒体、KOL 联动),双方共享票房数据与观众反馈;
字幕与配音:提供 “当地语言字幕 + 中文原声”“当地语言配音 + 中文字幕” 两种版本,满足不同观众需求(如北美提供英语字幕 / 配音,日本提供日语字幕 / 配音)。
为了让《流浪地球》的全球预售 “一炮而红”,林晚星团队设计了 “三轮递进式宣发计划”,从 “视觉震撼” 到 “专业认可”,再到 “观众共情”,层层递进引爆全球关注。
广告内容设计:30 秒巨幕广告以 “从‘地球危机’到‘人类希望’” 为叙事线 —— 开篇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震撼画面,中间是行星发动机同步启动的壮观场景,结尾是刘启与救援队 “修复发动机” 的特写,配文 “2025 春节,一起守护我们的地球”,既有 “视觉冲击”,又有 “情感温度”;
技术呈现:采用 “8K 超高清分辨率 + 杜比全景声” 技术,确保巨幕广告的 “画质细腻度” 与 “音效震撼力”;同时,在广告中加入 “互动元素”—— 观众用手机扫描巨幕上的 “行星发动机二维码”,可跳转至《流浪地球》全球预售页面,实现 “广告→预售” 的无缝衔接;
投放时间:选择纽约时间 12 月 24 日(平安夜)至 1 月 7 日(元旦后),每天早 8 点 - 晚 10 点,每小时播放 3 次,覆盖 “通勤高峰” 与 “旅游旺季”(时代广场日均人流量 50 万 +),确保最大曝光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