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林晚星就接到了江城万达影城经理的电话:“苏总,《调音师》昨天的午夜场上座率竟然达到 90%,观众反馈特别好,我们想把今天的排片从 2 场增加到 4 场,把下午 4 点和晚上 7 点的黄金时段让出来,您看可以吗?” 类似的电话,赵琳也接到了 15 个,涉及沪城、京城、深城的核心影院。
当天的排片率出来时,团队都沸腾了 ——《调音师》的排片率从 5% 涨到 8%,虽然依旧低于头部影片,但涨幅高达 60%,成为中秋档首日唯一排片上涨的影片。下午 4 点的黄金场,江城万达影城的影厅座无虚席,甚至有人坐在过道的加座上。放映过程中,观众的反应比首日更热烈:看到阿卡什偷偷录下凶案证据时,有人小声喊 “加油”;看到凶手发现录音笔时,有人紧张得屏住呼吸;结尾反转时,全场响起掌声。
线上口碑也开始 “裂变式” 扩散。悬疑片影评博主 “悬疑大叔” 发布了一条 15 分钟的《调音师》细节解析视频,视频里他逐帧分析影片里的伏笔:“阿卡什第一次到张总家时,墙上的时钟显示 10:15,最后他离开时,时钟还是 10:15,暗示‘时间停滞’,可能是他的记忆篡改;苏菲的红色连衣裙,在凶案前是鲜艳的,凶案后变成暗色系,暗示‘纯洁被玷污’;最关键的录音笔,在琴盒里的位置每次都不一样,说明阿卡什一直在移动它,早就计划好要留下证据。”
视频发布后,2 小时内播放量破 100 万,# 调音师结局细思极恐# 话题瞬间冲上微博热搜 12 位。网友们纷纷在话题下分享自己的发现:“我注意到阿卡什的墨镜,在凶案前是透明的,凶案后变成深色,可能是为了隐藏眼神!”“张总家的冰箱上贴着苏菲的照片,说明他早就认识苏菲,不是临时起意杀人!”“结尾的钢琴声,和开头的旋律不一样,多了一个不和谐音,暗示男主的心理变化!” 话题阅读量在当晚突破 1 亿,讨论量超 50 万,成功冲上热搜第五位。
豆瓣评分也随之上涨,从 7.5 分升至 7.8 分,评论区里出现了更多专业影评人的身影。知名影评人 “木卫二” 写道:“《调音师》用 500 万的成本,拍出了 1 亿成本的质感。它没有刻意追求反转,而是通过细节让观众自己拼凑真相,这种‘尊重观众智商’的悬疑片,在当下的市场里太稀缺了。周雨彤和李浩然的演技超出预期,尤其是李浩然饰演的阿卡什,假装失明时的微表情,让‘虚伪与真实’的矛盾感跃然银幕。”
第二天的票房数据同样亮眼 —— 单日票房 308 万,比首日翻了一倍,总票房突破 460 万,距离 500 万的成本线仅差 40 万。行政财务部的小张激动地在办公室里宣布:“按照这个趋势,咱们明天就能收回成本,接下来的票房都是纯利润!”
中秋档第三天,《调音师》彻底 “出圈”。早上 8 点,# 调音师结局细思极恐# 话题跃升至微博热搜第一位,阅读量突破 3 亿,讨论量超 200 万。就连平行世界的知名导演陈凯歌都转发了 “悬疑大叔” 的解析视频,配文:“好的悬疑片,能让观众在走出影院后,还在为结局争论。《调音师》做到了,期待晚星影视的下一部作品。”
陈凯歌的转发,让《调音师》的关注度再上一个台阶。各大娱乐媒体纷纷发布报道:《中秋档黑马!小成本悬疑片 <调音师> 靠口碑逆袭》《< 调音师 > 结局引发全民推理,网友:二刷都不够》《陈凯歌力荐 < 调音师 >,称其 “尊重观众智商”》。影院也迅速调整排片,《调音师》的排片率从 8% 飙升至 15%,黄金时段的场次占比超过 60%。
林晚星和团队来到沪城的 UME 影城,参加下午 2 点的 “观众见面会”。影厅里座无虚席,甚至有观众从外地赶来。放映结束后,周雨彤和李浩然走上舞台,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有观众提问:“周雨彤老师,苏菲最后到底死了吗?我看结尾有救护车声音,是不是暗示她还活着?”
周雨彤笑着回答:“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陈默导演在拍摄时,特意保留了‘开放性结局’。我个人更愿意相信苏菲活着,因为阿卡什最后把录音笔交给了警察,他心里还是有善良的一面。不过大家可以有自己的解读,这就是悬疑片的魅力。”
李浩然则被问到 “假装失明的微表情是怎么练的”,他坦言:“林总给了我很多指导,比如让我观察真正的盲人走路,模仿他们的肢体语言;还让我对着镜子练习‘眼神涣散却有焦点’,比如看着前方,但注意力集中在旁边的物体上,这种矛盾感,就是阿卡什‘假装失明’的核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星光重启:爱意系统助我逆天改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