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朝一日能得大蝉寺《过去弥陀经》,二者相辅相成,便再无破绽。”
“我的路,也将通往无人企及的高度。”
她默默盘算着,该如何进一步赢得莫千源的信任,让他把那部经书也交付于她。
六楼,十四号房内烛火轻晃。
“你说……移花公子传你《过去弥陀经》?”
秦梦瑶目光一凝,望向身旁的师妃暄。
女子轻轻颔首,气息清淡:“就在昨夜,如同师姐得《天书》第四卷一般,毫无征兆。”
秦梦瑶轻叹一声,语气里满是向往:“那是鸿易赖以登顶的根基功法,比《天书》更为玄奥。”
师妃暄未作回应,只是唇角微翘,眸光如星河流转。
《过去弥陀经》,大蝉寺三大圣典之一,出自上古阳神“元”之手,象征光明极致。
其最惊人之处,在于近乎永恒的复原之力。
心如磐石,过往不改,万念不侵。
千生百世的磨难,在其眼中不过弹指刹那;一切伤痛皆如泡影,生灭无痕。
只要守住这份本心,纵使魂魄碎裂,亦能缓缓重生。
要摧毁修炼《过去弥陀经》之人的神魂,其难度难以估量。
打个比方——
就像在一场对决中,面对一个始终处于复活点庇护之下,且身披永不衰竭护盾的对手。
并非全然无解,但必须以压倒性的力量,在瞬息之间将其彻底湮灭,或以连绵不绝的攻势强行击溃,方有可能成功。
而此经更玄妙之处在于,它能助师妃暄安然渡过雷劫,迈入仙道第九境,成就“雷劫鬼仙”之体。
一旦功成,千年寿命不过是寻常之事。
秦梦瑶心生向往,实属自然。
师妃暄语气微缓,开口道:“移花公子先后将法门授予你我二人,可见他对慈航静斋并无偏见。”
秦梦瑶轻轻颔首:“依我所见,莫先生心性光明,断不会助长邪道,祸乱世间。”
“无论魔门如何蛊惑,都难以动摇他的本心。”
听罢此言,师妃暄心中释然。
临行前,梵清惠曾叮嘱她,若能与莫千源结下善缘,引其亲近正道,自是最好。
退一步说,至少不可使其倒向魔道,与正道为敌。
如今看来,这层顾虑已然多余。
她尚未刻意为之,目标却已悄然达成。
“师姐,闭阁之后,我们一同去向移花公子致谢吧。”师妃暄轻声道。
秦梦瑶微笑应允:“好。”
其实半月之前,她便已动身前往移花宫。
可惜去迟一步,莫千源早已返回。
此次同行,正好弥补前憾。
两人一定,心意相通。
忽然间,师妃暄心头掠过一念——
“光明与黑暗互为表里,看似相斥,实则共生。”
“阴不能独存,阳亦不可孤立,唯有阴阳调和,方合天地运行之律。”
“倘若光暗之力可融为一体,那所迸发的威能,必将超乎想象。”
“不知将来,是否有缘得见《玄天暗黑录》真容。”她眸光微闪,透出几分期待。
与秦梦瑶相同,她亦是追寻大道的求索者。
阳神之境的奥义,始终萦绕于心。
同一时刻,同一座楼阁之中。
不同房间内,两位出自正魔两道的圣女,竟同时萌生了相似的感悟。
仿佛命中注定,彼此对照,犹如宿敌。
一如《过去弥陀经》与《玄天暗黑录》之间的微妙呼应。
九楼之上。
自天武书阁开启以来,从未有人踏足。
不仅邀月、怜星未曾上来,就连莫千源本人也未曾现身于此。
然而今日,这片空旷无隔的大殿,却聚集了一群女子。
邀月、怜星。
花月奴、花星奴。
刘星、南宫翎。
峨眉四秀。
这十人,皆是莫千源身边之人。
此时,她们静静环绕在中央,注视着盘坐于地的莫千源。
目光中,有探究,有凝视,也有隐隐的牵挂。
莫千源曾坚定地说过,这一次的突破万无一失。
他语气笃定,神情沉稳,仿佛早已将结果握在掌心。
可越是亲近的人,越难真正平静。
她们站在一旁,目光紧紧锁住他的身影,心跳随着他体表流转的光芒起伏不定。
那是一层如梦似幻的白光,缠绕在他身上,像是极地夜空中的流彩,又似液态金属般厚重。
它缓缓流动,细密如丝,柔中带刚,隐约还夹杂着雷电般的纹路。
光晕荡开之处,仿佛时间静止,万物归于不灭。
在他的皮肤之下,每一个毛孔都在规律地开合,如同天地共鸣。
真气进出有序,节奏恒久,宛如宇宙初开时的第一缕呼吸。
喜欢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