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分为上下两卷,体系完备,条理清晰。
上卷主修内功根基,涵盖易筋锻骨、疗伤吐纳、点穴解穴、缩骨巧劲、移魂大法等诸多秘术;下卷则收录各类精妙招式,变化万千。
全书内容包罗万象,几乎囊括武道所有层面,堪称武学百科。
若有人能将其全部掌握,则无论内外兼修、攻防转换,皆无明显破绽。
天下武技纵然千变万化,但凡遇到瓶颈难关,十之八九可在其中觅得应对之策。
自此之后,黄裳踏上江湖之路,行迹遍布山河。
心无挂碍,再无桎梏,他的修为如江河奔涌,一日千里。
十年之间,从初入天人之境,一路攀升至天人极巅,举世难寻敌手。
王重阳便是在这段游历中与他相识。
黄裳敬其胸怀天下、志在苍生,待其创立全真教后,亲自登门造访。
见王重阳为几式武学困顿良久,苦思不得其解,便将《九阴真经》赠予对方以助其突破。
此经非全真本源武学,乃外人所授,故王重阳未将其传于门下弟子。
后来,黄裳被宋廷征召,重返朝堂,受命执掌皇城司。
数年后,更进一步,登临武皇之位,威震一方。
因《九阴真经》修炼门槛不高,且具洗髓伐骨之效,可显着提升习武资质,实为壮大势力的至宝。
于是,他将其拆解成篇,秘密传授给皇城司亲信属下。
由于此经列为机密,严禁外泄,民间罕有人知其存在。
但其中某些招式,诸如大伏魔拳、螺旋九影、白蟒鞭法、九阴神爪等,或许你们曾有耳闻。
莫千源说完,众人哗然。
“什么?校对《万寿道藏》竟能练出真气,短短四年成了大宗师?”
“无人指点,自行通达内功,这岂不是又出了个浪翻云?”
“老实讲,比起浪大侠,还是差了一截。”
“黄裳前辈年过六旬,早已错过习武黄金年纪,却凭读书悟出大宗师境界,实在匪夷所思!”
“都说莫欺少年穷,如今看来,老年也莫轻视。”
“原来赵宋皇城司是由一位武皇统领,手下还练着《九阴真经》中的绝学,难怪行事如此强势。”
“呵,赵宋对外软弱,对内强硬,若连皇城司都不够厉害,又怎能镇得住自家院子?”
“曾见过一人施展‘大伏魔拳’,起初以为是少林绝学,后来才知出自《九阴真经》。”
“这部《九阴真经》,该与移花宫的《明玉功》并列吧?”
“或许《明玉功》更胜一筹。《九阴真经》贵在‘全面’,修炼者诸般技艺皆通,但单论威力,似乎略逊。”
“说得对。黄裳固然天资卓绝,可着此经时,境界尚在天人初期。”
“听说《明玉功》练至高深之处,能驻颜不老,青春长存。”
“光凭这一点,已堪称无价。”
“……”
众人低声交谈,言语间满是对黄裳才情的敬佩。
《九阴真经》由其亲手所创,自然引得无数瞩目。
高台之上。
待喧哗渐息,莫千源抬手轻压,示意安静:“接下来,我们继续说古墓派的事。”
“林朝英辞世后,掌门之位传给了她的侍女——林婉儿。”
“不过,所谓掌门,实则孤身一人,仅有个姓孙的老仆忠心相伴。”
“石室幽深,寒灯冷影,日子过得凄清无比。”
“全然不像全真教那般门庭若市,弟子如云。”
“十多年间,林婉儿只收养了两名弃婴,悉心教导,收入门下。”
“于是,古墓三代,共四人而已。”
“其中年幼的那个,正是小龙女。”
“年长那位,却未隐居不出,在大宋江湖声名远扬。”
“她便是赤练仙子李莫愁!”
“什么?李莫愁竟是古墓弟子?可她行事作风,与小龙女判若两人。”
“这位兄台,李莫愁是谁?还请细说。”
“李莫愁杀人无数,手段狠辣,因容貌倾城却心肠似毒蛇,江湖人称‘赤练仙子’。”
“赤练仙子……这外号倒是贴切!”
“记得林朝英立过规矩:唯有男子甘愿为古墓弟子赴死,弟子方可离墓远行。可李莫愁常年行走江湖,身着道姑服饰,显然不合门规。”
“我看她是被逐出师门了。”
“极有可能。小龙女清冷避世,李莫愁却四处惹祸生非,性情截然相反。”
“别猜了,听莫先生讲下去,我想知道她究竟经历了什么。”
“我也好奇。”
“同问!”
“……”
莫千源微微颔首,接着说道:“李莫愁比小龙女早出生十七年,自小伶俐活泼,不甘寂寞。”
“年少时身处古墓,尚能安分守己。”
“随着年岁增长,李莫愁开始对古墓之外的生活心生向往,再也无法忍受那终日不见阳光的孤寂岁月。”
“某一日,她悄然违背门派禁令,偷偷离开了古墓。”
“那时的她,性情柔和,纯真无邪,待人真诚,是个令人怜惜的女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综武:写个日记,仙子人设崩了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