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关于尧舜禹禅让的记载,《竹书纪年》认为是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这种颠覆性的观点让萧承轩大为震撼,他一直以为尧舜禹的禅让是中国古代政治理想的典范,没想到还有这样的记载。
书中还有很多其他与传统史书不同的记载。比如关于商纣王的记载,《竹书纪年》认为商纣王并非传统认为的暴君,而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他的失败主要是因为周武王的偷袭。关于伊尹和太甲的关系,《竹书纪年》记载是伊尹放太甲于桐,乃自立,后来太甲逃出,杀了伊尹,夺回王位。
这些不同的历史记载让萧承轩意识到,历史的真相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加复杂。每一个历史事件都可能有多个版本,我们看到的历史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资治通鉴》占据了史部最大的空间。这部由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历时十九年才完成,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历史。全书共二百九十四卷,约三百多万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萧承轩翻开其中一卷,发现书中不仅有历史记载,还有司马光的评论臣光曰。这些评论体现了司马光的政治思想和历史观,是理解《资治通鉴》的重要钥匙。
比如对于汉武帝的评价,司马光写道: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这种辩证的评价方式让萧承轩深受启发。司马光不是简单地褒或贬,而是全面地分析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指出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资治通鉴》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注重历史的借鉴意义。司马光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让统治者能够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书中对于历代政治得失、军事成败、经济兴衰都有详细的分析,这些分析对于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史部还有一个特别的区域,专门收藏地方志。从《山海经》到各地的府志、县志,这里几乎涵盖了中国所有地区的历史地理信息。这些地方志不仅记载了各地的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物产资源,还有大量的地方传说、民俗风情、人物传记等。
萧承轩找到了自己家乡的县志。这本县志修于乾隆年间,详细记载了家乡的历史。他惊讶地发现,原来自己的家乡在古代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有小苏州之称。县志中还记载了很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明朝时期家乡出了一位状元,他的故居至今还在;清朝时期家乡有一个着名的戏班,在江南一带很有名气;还有一些民间传说,比如关于当地一座山的来历,关于一条河的故事等。
县志中还有详细的地图,标注了县城的布局、周边的山川河流、重要的建筑等。通过这些地图,萧承轩能够了解家乡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比如清朝时期县城有城墙,现在已经拆除了;以前有很多寺庙,现在大部分都不存在了;一些街道的名称也发生了变化。
除了家乡的县志,萧承轩还翻阅了其他地方的地方志。《山海经》是最特别的一本,这本书不仅是地理书,还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奇珍异兽。书中的地图充满了想象力,有昆仑山、不周山、归墟等神话中的地方,有凤凰、麒麟、龙等神话中的生物。这些内容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和想象力。
第三层:子部——百家争鸣的园地
第三层的布局与前两层完全不同,这里按照诸子百家的不同流派,划分成了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装饰风格,体现了不同学派的思想特色。整个楼层就像一个思想的花园,各种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争奇斗艳。
儒家区域占据了最中心的位置,面积最大,装饰也最庄重。这里的墙壁是淡红色的,象征着儒家的仁爱精神。天花板上画着孔子周游列国的壁画,孔子的形象儒雅温和,弟子们围绕在他身边,认真聆听教诲。区域中央有一个孔子的雕像,用白玉雕刻而成,孔子手持竹简,目光深邃,仿佛在思考着天下大事。
但这里的儒家已经不是单纯的孔孟之道,而是包括了荀子、董仲舒、王阳明等后世儒家大师的着作。萧承轩特别研读了王阳明的《传习录》,这本书是王阳明心学思想的集中体现。
翻开《传习录》,首先看到的是徐爱序。徐爱是王阳明的得意弟子,他在序言中详细介绍了王阳明的生平和学术思想。书中记载,王阳明年轻时曾信奉程朱理学,格物致知,但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不仅没有格出什么道理,反而病倒了。后来他在龙场悟道,认识到心即理,创立了心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