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经》专区,萧承轩找到了一本特别的版本。这个版本的装帧更加精美,书函是用天青色的云锦制成,上面绣着百鸟朝凤的图案。打开书函,里面是一本线装书,书页是特制的宣纸,薄如蝉翼,却坚韧耐用。
这本书不仅有原文和注释,还配有当时的乐谱。萧承轩翻开《关雎》一篇,发现旁边竟然有古琴的指法图示。图示用红线勾勒,清晰地标明了每个音符对应的指法:勾、挑、抹、托、擘、打、摘、轮。更神奇的是,当他按照图示在想象中的琴弦上拨动时,耳边仿佛真的响起了悠扬的琴声。
琴声初起时低沉舒缓,如同山间清泉缓缓流淌。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旋律婉转悠扬,每一个音符都恰到好处地表达了诗歌的意境。当唱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时,琴声变得欢快起来,充满了爱慕之情。而到了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时,琴声又变得忧伤缠绵,让人感受到那种相思之苦。
萧承轩完全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他闭上眼睛,仿佛看到了一幅画面:在春天的河边,雎鸠鸟在水中嬉戏,发出关关的叫声。一位美丽的女子在河边采摘荇菜,她的动作优雅,姿态曼妙。一位君子被她深深吸引,日日夜夜思念着她。
这本书中还有《蒹葭》的乐谱,曲调更加空灵飘渺,仿佛在诉说着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氓》的曲调则充满了叙事性,从初恋的甜蜜到婚后的痛苦,音乐的情绪变化层次分明。《硕鼠》的曲调则充满了愤怒和控诉,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剥削者的不满。
《尚书》区域展示了这部上古史书的不同版本。从汉代的今文尚书到古文尚书,从唐代的注疏本到宋代的集注本,应有尽有。每一个版本都有其独特之处,体现了不同时代学者的研究成果。
萧承轩特别关注了《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心法。他找到一本明代王阳明批注的版本,王阳明在这十六字旁边写了大量的批注,用他的心学思想来解释这段话。
王阳明写道:人心者,私欲也,故危;道心者,天理也,故微。惟精者,精察天理;惟一者,一于天理;允执厥中者,行天理而不偏不倚也。他还用自己的经历来印证这个道理,讲述了他如何在龙场悟道,如何在平定宁王叛乱中运用这十六字心法。
书中还详细解释了这十六个字的深刻含义。人心惟危是说人的私欲容易膨胀,偏离正道,因此要时刻警惕。道心惟微是说天理虽然存在于每个人心中,但它非常微妙,需要用心体会才能发现。惟精惟一是说要精心体察,专一于天理,不被私欲所蒙蔽。允执厥中是说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过分,也不不及,始终保持中庸之道。
书中还列举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种中庸之道的具体例子。比如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既不能过于亲密而失去原则,也不能过于疏远而显得冷漠;在追求事业时,既要有进取心,又不能贪婪无度;在面对困难时,既要有勇气,又不能鲁莽行事。
在《礼记》专区,萧承轩看到了详细的古代礼仪图解。这个专区的布置很特别,整个墙面都被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展示板,上面用立体模型展示了各种礼仪场景。
介绍古代婚礼时,不仅有详细的文字描述,还有精美的插画展示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的全过程。纳采的画面上,媒人带着礼品来到女方家,礼品包括雁、玉、帛、鹿皮等。女方父母端坐在堂上,表情庄重而喜悦。插画旁边还有详细的文字说明,解释为什么要用雁作为礼物——因为雁是候鸟,守时守节,象征忠贞不渝的爱情。
问名的场景则是在纳采之后,男方询问女方的名字和生辰八字,用来占卜吉凶。插画中可以看到算命先生正在认真推算,旁边的人都屏息等待结果。
纳吉是将占卜的好消息通知女方,插画上画着男方家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的场景。纳征则是送聘礼,画面上展示了各种聘礼:金银首饰、绫罗绸缎、珍珠玛瑙,琳琅满目。
请期是确定婚期,插画中可以看到阴阳先生正在查看黄历,选择良辰吉日。亲迎则是婚礼的高潮,新郎骑着高头大马,带着迎亲队伍来到女方家。新娘头戴凤冠,身穿霞帔,盖着红盖头,由父兄背上车。整个画面热闹非凡,有吹唢呐的,有放鞭炮的,有撒五谷杂粮的,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除了婚礼,还有祭祀之礼的详细展示。祭天的场景庄严肃穆,皇帝身穿冕服,手持玉圭,在天坛上祭拜昊天上帝。祭地的场景则是在方泽坛,皇帝同样身着礼服,向大地祈福。祭祖的场景更加生活化,一个家族的人聚集在祠堂里,按照辈分排列,向祖先牌位行礼。
日常生活的礼仪也有详细介绍。比如见面礼,不同身份的人见面有不同的礼节:君臣相见用跪拜礼,朋友相见用拱手礼,平辈相见用作揖礼。餐桌上的礼仪更是细致入微,如何入座、如何使用餐具、如何敬酒、如何交谈,每一个细节都有规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都嘲帝后无子?看我生个连珠炮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