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泉灵泥富含灵气且黏性强,应该是修复的核心材料。” 林越立刻制定方案,三人分工:苏沐雪负责采集灵泉灵泥和辅助灵材;陈默负责研发修复配方,测试不同配比的密封性和灵气传导性;林越负责主导陶瓮修复操作,优化修复流程。
苏沐雪的采集工作高效推进。她前往灵植园的灵泉井,采集井底沉积的灵泉灵泥 —— 这种灵泥经过灵泉常年浸泡,富含矿物质和灵气,黏性远超普通灵泥。同时,她还收集了辅助灵材:灵脉碎片粉末(增强灵气传导)、清瘴灵草汁(去除陶瓮缝隙中的杂灵)、赤焰果壳灰(提升修复层的耐高温性)。这些灵材都是之前任务中储备的,无需额外寻找,节省了大量时间。
陈默的配方研发在膳房工具房展开。他先按基础比例混合:灵泉灵泥 60%、灵脉碎片粉末 20%、清瘴灵草汁 10%、赤焰果壳灰 10%。将混合后的灵泥涂抹在破损陶瓮的缝隙处,自然风干 24 小时后测试:【密封性 85%、灵气传导恢复率 78%、保温时长 3.5 时辰】,距离目标还有差距。
“灵泉灵泥的干燥收缩率太高,导致修复层出现微小裂纹,影响了密封性。” 陈默调整方案,加入 5% 的蜂窝石粉末 —— 蜂窝石质地疏松,能缓解干燥收缩,同时其多孔结构还能增强灵气传导。第二次测试时,数据明显提升:【密封性 92%、灵气传导恢复率 85%、保温时长 4.8 时辰】。
苏沐雪提议:“清瘴灵草汁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彻底清除缝隙中的杂灵,让灵泥与陶瓮灵土更好地融合。” 陈默采纳建议,将清瘴灵草汁比例提升至 15%,同时减少赤焰果壳灰至 5%。第三次测试后,各项指标终于达标:【密封性 99%、灵气传导恢复率 92%、保温时长 6.2 时辰】,系统提示【“灵脉灵泥修复配方” 研发成功,适配度 95%】。
修复配方确定后,批量修复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林越将破损陶瓮按破损程度分类:轻度破损(仅表面细小裂纹)、中度破损(缝隙宽度 1-3 毫米,无孔洞)、重度破损(缝隙宽度≥3 毫米,含内壁孔洞),分别制定修复策略。
对于轻度破损的陶瓮,林越先用清瘴灵草汁擦拭裂纹表面,去除灰尘和杂灵,再用灵脉灵泥均匀涂抹在裂纹处,用刮刀刮平,自然风干即可。整个过程简单高效,一只陶瓮仅需 1 小时就能完成修复。
中度破损的陶瓮,需要先将灵脉碎片粉末填入缝隙,再注入灵脉灵泥,用工具压实,确保缝隙被完全填满。林越还会用灵气引导技能,让灵泥中的灵气与陶瓮本身的灵气相互渗透,提升融合度。修复后需风干 12 小时,确保修复层牢固。
重度破损的陶瓮修复难度最大。对于宽度较大的缝隙,林越采用 “分层填充法”:先填充一层灵脉碎片粉末,再涂抹一层灵脉灵泥,重复 2-3 次,直到缝隙完全闭合;对于内壁的孔洞,则用灵泥混合少量灵铁粉末制成 “补丁”,嵌入孔洞后压实,再用刮刀修整平整。陈默在一旁用灵火感知技能,控制陶瓮周围的温度在 25℃,加速灵泥风干,同时避免温度过高导致修复层开裂。
互助小组的学员们也赶来帮忙,有的负责清洁陶瓮,有的按配方混合灵泥,有的协助林越涂抹填充,修复效率大幅提升。在修复过程中,林越还发现,将修复后的陶瓮放入灵泉泉水浸泡 2 小时,能进一步提升灵气传导性,于是将这一步骤加入修复流程。
48 小时后,15 只破损陶瓮全部修复完成。林越随机选取 3 只进行测试:轻度破损的陶瓮保温时长 6.5 时辰,温度下降 13℃,灵气流失率 10%;中度破损的保温时长 6.1 时辰,温度下降 14℃,灵气流失率 11%;重度破损的保温时长 6.0 时辰,温度下降 15℃,灵气流失率 12%,均符合任务要求。系统提示【陶瓮修复完成,整体修复效果卓越】。
趁着修复后的养护间隙,三人着手制作《灵膳保温陶瓮修复与养护手册》。苏沐雪绘制配方比例图表和修复步骤示意图,用清晰的标注让膳房工作人员一目了然;陈默整理日常养护要点,包括 “避免剧烈碰撞,搬运时轻拿轻放”“每次使用后用灵泉泉水清洗,自然风干”“每月用灵脉灵泥涂抹陶瓮表面,增强锁灵效果” 等;林越则补充了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如 “修复层开裂如何补救”“陶瓮保温效果下降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手册完成后,林越将其交给膳房管事王师傅。王师傅翻阅后,激动地说:“太实用了!这些陶瓮修复后,比新的还要好用,以后滋补灵膳再也不用担心温度和灵气流失了。” 他当场安排工作人员学习修复方法,并表示会按手册要求做好日常养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神级厨神系统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神级厨神系统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