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武大郎,潘金莲眼神一黯。乔郓哥昨日才传来消息,武大郎近日情况愈发不好,时常昏睡,醒来也只是望着屋顶流泪,几乎不进饮食。
“叔叔有何打算?”潘金莲问道,心知他既然提起,必是已有了计较。
武松的目光转向靠在墙边的那把朴刀,刀鞘上还沾染着早已干涸发黑的血迹。“我的伤,还需些时日才能与人动手。但有些事,未必需要动刀。”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李捕头那边,或许可以再动一动。”
潘金莲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李捕头是他们在官府内部唯一可能争取的力量,虽然态度暧昧,但并非毫无缝隙。钱槐之死和那方绢帛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李捕头和吴知县心里。只要运用得当,未必不能让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有利于武家的选择。
“叔叔是想……借力打力?”
“不错。”武松点头,“张团练势大,根深蒂固,仅凭我们,难以撼动。但他并非没有敌人,官场之上,利益纠葛,盘根错节。吴知县虽滑头,却未必甘心一直被张团练压着一头。李捕头……也未必真想一辈子做个唯唯诺诺的捕头。”他分析着,思路清晰,与往日只知挥刀拼杀的武松判若两人。
潘金莲看着他眼中那冷静算计的光芒,心中微震,随即涌起一股复杂的欣慰。他确实不同了。
“此事需从长计议,小心运作。”潘金莲提醒道,“李捕头为人谨慎,未必肯轻易涉险。”
“我知道。”武松目光深沉,“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契机,一个让他不得不选边站的契机。”他看向潘金莲,“你交给张团练的那份东西,或许……就是契机之始。”
潘金莲若有所思。她交给张团练的“供述”里,刻意模糊地提到了“账册抄本”可能流落在外,这既是威胁,也是一个诱饵。张团练必定会想方设法追查这“抄本”的下落,而这追查的过程,就可能露出破绽,也可能……将某些人逼到墙角。
“我明白了。”潘金莲颔首,“我会留意各方反应。”
武松不再多说,重新将目光投向窗外。暮色渐浓,最后一抹余晖即将被地平线吞噬。他缓缓抬起尚不能完全用力的左臂,虚握成拳,感受着肌肉牵动伤处的细微痛楚,眼神冰冷而坚定。
淬火已毕,重刃将成。只待一个时机,便可石破天惊。
静水深流,暗蓄其势。伤虎蛰伏,非是畏缩,乃为雷霆一击。
喜欢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金莲重生在开窗时,今世做良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