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摩根和安德鲁·梅隆虽然对针对金融业的条款仍需单独谈判感到些许不安,但罗斯福“可以谈”的暗示给了他们希望,且大局已定,他们也不愿成为众矢之的,于是选择了默许。
阻力瞬间消失。此前僵持不下的税收法案,在加入了关键修正案——“94%的最高边际税率仅在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时启动;和平时期最高税率设定为58%,并可依据企业维持或创造就业的情况享受梯度式税收优惠”——之后,以惊人的速度在参众两院获得通过,并送交罗斯福总统签署。
社会各界的反应
法案的最终版本公布后,在全美各地引发了出乎意料的广泛支持,而非此前担忧的强烈抵触。
* 对于广大的工人阶级和小企业主、专业人士(律师、医生等)而言: 他们仔细阅读法案后发现,58%的税率门槛极高,远非他们所能触及。法案真正影响的是那些年利润动辄数百万美元的超级巨头。更让他们安心甚至欣喜的是法案中强调的“就业优惠”条款。这被普遍解读为政府强力鼓励大企业保障就业的信号。“只要大厂不裁员,我们的饭碗就稳了!”成为普通民众的普遍心声。他们不再担心高税率会导致自己失业,反而看到了经济稳定的希望。
* 对于数量庞大的中小型企业主来说: 他们更是松了一口气。58%的税率与他们无关,他们面临的税率保持在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而法案客观上削弱了超级大企业在税负上的绝对优势,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留下了一丝空间。他们感到了一种相对的公平。
* 对于自由派知识分子和舆论界: 他们赞赏罗斯福在原则(累进税制、社会公平)和现实(保障就业、促进生产)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的平衡点。法案既坚持了向富人征税的方向,又避免了杀鸡取卵、破坏经济活力的极端后果。这被视为一种成熟、务实的政治智慧。
结局:一场危机下的共赢
就这样,一场原本可能引发剧烈社会对抗和宪政危机的税收风波,最终以一场各取所需的政治妥协告终。
* 罗斯福总统成功推行了标志性的累进税制,强化了政府干预经济、进行财富再分配的能力,为其“新政”和未来可能的战时经济管控奠定了法律基础,并获得了大财阀对其破例寻求第三任期的关键性默许或支持。
* 东西部财阀成功将和平时期的最高税率从恐怖的94%拉低至可接受的58%,并获得了通过保障就业来进一步降低实际税负的合法途径,保全了核心利益,避免了与政府的正面冲突。
* 美国社会获得了经济政策上的确定性,尤其是就业保障的强烈信号,缓解了社会焦虑,增强了应对未来战争危机的凝聚力。
这个结局,并非理想主义的全胜,而是现实主义框架下的一次成功危机管理。它体现了在战争阴云笼罩的特殊历史时期,国家利益、资本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一种脆弱而必要的平衡。罗斯福用一场高明的妥协,暂时弥合了国内最深刻的裂痕,将美国的注意力重新转向了正在旧大陆积聚的、更大的风暴。而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是,那份沉睡在法案中的94%“战时条款”,犹如一柄悬于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预示着真正的考验,或许才刚刚开始。
喜欢美利坚望族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美利坚望族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