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留程昱在府上暂住,然后找了个理由出门,其实是去隔壁找贺奔了。
他想听听贺奔对程昱意见的看法,以及……对程昱这个人的看法。
曹操来的时候,贺奔正在院子里修炼绝世武功秘籍——第八套全国中小学生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见曹操又来了,贺奔收了神通,抢先一步坐到躺椅上,还给自己身上盖了一件衣服。
他就不信曹操能把他从躺椅上薅起来。
曹操似乎压根没注意到这一点,自顾自的在贺奔身旁坐下,把刚才程昱的建议复述了一遍,只不过他没有说这个主意是哪儿来的。
“孟德兄啊,我先捋一捋……”贺奔抬手,打断了正在滔滔不绝阐述的曹操,“你是说,如果我们不急着出兵黎阳,而是等黄巾贼先把魏郡劫掠一番,然后再去攻打这些黄巾贼。这样的话,黄巾贼劫走的那些财货,哪怕原本是魏郡百姓的财货,但是经过黄巾贼这么一倒手,就变成了我们自己的缴获……”
然后,他抬眼看着曹操:“孟德兄,是这么理解的么?”
曹操琢磨了一下,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便默默点头。
贺奔干笑一声。
“贤弟,你笑什么?”曹操不解的问道。
贺奔收敛笑容:“没事儿,就是觉得这操作像极了一位李姓故人……”
李姓故人?曹操来了兴趣:“哦?可是某位大才?贤弟不妨替为兄引荐一番……”
“呃……”贺奔想了想,“是一位十里八乡有名的俊后生,我也不知道他如今在何处。孟德兄啊,你先告诉我,这缺德主意是你自己想的么?”
曹操刚想骗骗贺奔,说是他自己想的,却突然反应过来刚才他的疾之贤弟对这个主意的评价是“缺德”。
于是曹操一时语塞:“呃……”然后挠了挠头,支支吾吾,“是……是有点儿……嗯,有点儿缺德。”
其实贺奔自己也琢磨了一下,这种为了达到目的,手段可以非常灵活,道德包袱较轻(甚至没有),一切以实际利益和壮大自己为最高准则的行事风格,在这个时期,估计就是贾诩、程昱、李儒这几位了。
可据他了解,这几位现在也不在曹操麾下啊。
如果贺奔没记错的话,现在的贾诩应该是董卓麾下李傕的谋士,因为贾诩本身就是凉州人,他是属于西凉系的。所以,他现在应该在长安。
李儒的话,也是董卓的人,现在应该也在长安。
至于程昱……
贺奔突然反应过来,程昱,好像就是东郡人啊!
他猛然抬头看向曹操:“是不是程昱来了?”
曹操一愣:“啊?你怎么知道?”
贺奔沉默片刻,微微摇头。
他这一摇头,曹操心里有点没谱了——难道贺奔对程昱这种计谋不齿?难道是他的疾之贤弟对程昱此人不屑?
“孟德兄啊,赶紧的,有什么职位,给这位程昱先生安排上,要快,让他今天就上任。”贺奔一边笑,一边说道。
然后,趁着曹操愣神的功夫,贺奔补充道:“这种人才,要是落到别人手里,以后你就等着遭罪吧。”
曹操这才放下心来,看来贺奔并非不齿程昱,反而是极为看重。
“程昱先生的建议,我再补充一点。”贺奔突然开口,“袁绍只要不傻,事后一定能想明白咱们的小算盘,必然会兴师问罪。若是袁绍回头质问起孟德兄,孟德兄就把话说的大义凛然,然后从缴获的物资中分出一两成来,大张旗鼓的还给袁绍,堵住袁绍的那张嘴。”
“袁绍这人好面子,你让他面子上过得去就可以了。”
曹操脸上刚提起来的笑容瞬间凝滞。
在曹操的预想中,他把程昱的建议告知贺奔,贺奔可能会激烈反对,痛斥此计伤天害理,有损阴德。
也可能会无奈默许,也就是虽然不接受,但承认在乱世中不得已而为之。
再或者,对这个计谋进行温和的修正,在认可其核心逻辑的基础上,想办法减少平民伤亡,往“王道”方向靠拢。
因为在曹操的视角里,贺奔一直是一个有底线的君子。
结果,这位君子的实际反应完全超出了曹操的预期。
程昱的建议是纯粹做坏事,不当人。
贺奔的建议是坏事我要做,好人我要当。
如果贺奔有读心术,知道曹操现在心中所想,估计会拍着手说,孟德兄啊,你说的对,程昱负责当婊子,我负责立牌坊。
见曹操一直没说话,贺奔就把自己的想法完整阐述了一遍。
“如果袁绍来质问你,孟德兄,你就对袁绍说,咳咳……”贺奔清了清嗓子,换了个音色,“……本初兄啊!我闻邺城有难,心急如焚,立刻点兵来援!奈何贼势浩大,我军兵微将寡,粮草不济,在顿丘被阻多日,拼死血战才打通道路!虽未能保全黎阳全境,但终将贼寇击退,为你报了一箭之仇啊!”
然后,贺奔一脸淡定的解释:“这样一来,袁绍若再指责咱们,反而显得他不通情理,苛责盟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躺平失败,被迫在曹营当大佬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