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着沙砾,拍打在戍边将士的铠甲上,发出细碎的嗡鸣。李诚站在城楼之上,望着北疆连绵的山峦,眉头微蹙。努尔哈赤被押往京城已有半月,捷报传回后,朝廷的封赏诏书却迟迟未到,反倒是一些奇怪的传闻,顺着商队的脚步,悄然飘进了边关。
“将军,您看这封从京城递来的私信。”亲兵捧着一封火漆封口的信函,神色凝重地走上城楼。信是徐阶的门生辗转送来的,字迹潦草,墨迹中透着仓促——“京中流言四起,严党散布谣言,称将军拥兵自重,私放后金降卒,意图谋反。夏大人与徐大人正竭力斡旋,然皇上已有疑虑,封赏之事恐生变数,望将军谨言慎行,切勿授人以柄。”
李诚捏着信纸,指节微微发白。他鏖战沙场多年,刀光剑影里从未惧过生死,却没想到朝堂之上的暗箭,竟来得如此迅猛。锦州卫大捷后,麾下将士死伤逾万,如今还在营中养伤的就有三千余人,他一心只想尽快整顿军备,防备皇太极卷土重来,却不曾想自己反倒成了朝中奸臣的眼中钉。
“将军,要不要召集众将商议对策?”副将周云低声问道。他跟随李诚多年,深知自家将军的为人,更清楚这流言背后必然是严嵩的阴谋。
李诚摇了摇头,目光扫过城下操练的士兵:“不必。流言止于智者,若我们此刻慌乱,反倒让严党有机可乘。传令下去,全军照旧操练,严守边关,任何人不得私下议论京中传闻,违者按军法处置。”
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三匹快马冲破风沙,直奔城门而来,为首的是锦衣卫的缇骑,腰间悬挂着明黄色的圣旨卷轴。李诚心中一沉,知道该来的终究还是来了。
城楼下的校场上,全体将士列队肃立。缇骑展开圣旨,尖细的嗓音在风中回荡:“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锦州卫大捷,将士劳苦功高,朕心甚慰。然近日京中流言纷扰,事关重大,朕念及李诚将军戍边有功,暂不追究。现命李诚即刻启程回京述职,锦州卫防务暂由秦良玉将军接管,不得有误。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校场上一片寂静。将士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愤懑。谁都明白,“回京述职”四个字背后,藏着多少凶险。如今京城是严嵩的天下,李诚此去,无异于羊入虎口。
“将军,不能去啊!”一名受伤的老兵挣扎着从担架上爬起来,跪在地上哭喊道,“严党狼子野心,您这一去,必定会遭他们陷害!我们愿随将军一同上书,澄清流言!”
“是啊将军,我们跟他们拼了!”将士们纷纷附和,校场上的情绪瞬间沸腾。
李诚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神色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君命如山,岂能违抗?诸位放心,我李诚行得正坐得端,自问无愧于天地,无愧于大明。此次回京,定能还自己一个清白。”他转头看向身旁的秦良玉,“秦将军,锦州卫就拜托你了。皇太极此人野心勃勃,必定会趁虚而入,你务必加固城防,严阵以待,切不可让北疆再遭战火。”
秦良玉身着银甲,目光坚定:“李将军放心,末将定当死守锦州卫,等您平安归来。若京中有人敢加害将军,末将愿率白杆兵即刻进京,清君侧,诛奸佞!”
次日清晨,李诚只带了两名亲兵,骑着快马踏上了回京之路。沿途所经州县,百姓们听闻是锦州卫大捷的功臣过境,纷纷夹道相迎,献上酒食。可李诚心中清楚,这些热闹的背后,或许正有无数双眼睛在暗中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
行至河间府时,夜色已深。三人住进一家偏僻的客栈,刚歇下不久,就听到窗外传来轻微的响动。李诚使了个眼色,两名亲兵立刻握紧腰间佩刀,悄无声息地躲到门后。片刻后,几道黑影破窗而入,手中的利刃在月光下泛着寒光。
“来者何人?”李诚大喝一声,身形一闪,避开了迎面而来的刀锋。他常年征战,武艺高强,即便赤手空拳,也绝非这些刺客所能匹敌。
黑影们并不答话,只是一味地猛攻,招式狠辣,招招致命。李诚与亲兵合力反击,客栈内顿时刀光剑影,桌椅板凳被劈得粉碎。激战半柱香的功夫,几名刺客渐渐不支,眼看就要被擒,为首的黑衣人突然从怀中掏出一枚烟雾弹,掷在地上。浓烟四起,待烟雾散去,刺客早已不见踪影。
“将军,您没事吧?”亲兵连忙上前查看。
李诚摇了摇头,目光落在地上刺客遗留的匕首上。匕首的柄上,刻着一个细小的“严”字。“果然是严嵩的人,”他冷笑道,“看来他们是迫不及待要置我于死地了。”
一路艰险,李诚一行终于在三日后抵达京城。刚进城门,就看到徐阶的门生在不远处等候。“李将军,徐大人让我转告您,万万不可直接入宫面圣。严党已经在皇上面前吹风,说您回京是为了勾结旧部,逼宫谋反。如今宫中布满了严党的眼线,您一入宫,必遭陷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高铭远传奇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高铭远传奇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