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救护训练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集训指挥部的一纸临时命令,让所有尚未离营的淘汰者都愣住了。
“‘淬火’延伸科目:混编小组实战对抗。目的:检验参训人员在极限压力后,于陌生团队环境下的适应性与协作能力。”
命令简洁冷酷,如同秦晋川的风格。他将尚未离开的淘汰者和部分在最终考核中表现略有瑕疵、处于“待定”边缘的队员,临时混编成了数个小组,投入基地边缘一片未经开发的原始山林,进行一场为期24小时的实战对抗。
红蓝双方,目标:夺取或守护位于山林中心区域的“指挥节点”。
姜青白看着手中刚刚抽到的签——蓝军,第三小组。更让她目光微凝的是小组名单上,那个赫然排在首位的名字:**秦晋川(督导教官)**。
他竟然亲自下场,而且是作为她所在小组的督导教官?
所谓的“督导教官”,在对抗中并非指挥者,而是观察员和……某种意义上的“人质”或“关键任务目标”?规则模糊,更添变数。
“看来,‘阎王’是打算亲自盯着你了。”旁边一个同样被淘汰的侦察兵凑过来,低声说道,语气带着同情和一丝看好戏的意味。
姜青白抿了抿唇,没有回答。她心中念头飞转,这绝不仅仅是巧合。秦晋川对她依旧存疑,这次对抗,恐怕是他近距离观察、甚至再次“测试”她的机会。
集合哨响,各小组迅速领取基础装备(模拟交战系统、指北针、有限口粮、简易地图),奔赴各自出发区域。
蓝军第三小组,算上秦晋川,一共六人。除了姜青白,还有两名淘汰的步兵,两名“待定”的工兵和通信兵。队伍成分复杂,士气不高。
秦晋川依旧是那副冷峻模样,没有任何战前动员,只是摊开地图,言简意赅:“我们的任务是守住C区指挥节点,至少24小时。红军兵力占优,会采取渗透、强攻等多种手段。我们的优势是地形和防御准备时间。”
他的手指点在地图上几个关键隘口和制高点:“姜青白,你负责前出侦察东侧山谷,那是红军最可能的渗透路线,我需要你提供至少一小时预警,并尽可能迟滞其先头部队。其他人,跟我构筑防御工事。”
命令清晰,分工明确。他没有因为姜青白是淘汰者而轻视,反而将最危险、最需要单兵能力的侦察任务交给了她。
姜青白深深看了他一眼,没有多余废话:“是!”
她检查了一下装备,将模拟狙击步枪背好,如同灵猫般悄无声息地消失在茂密的丛林之中。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小组里那名工兵忍不住低声嘟囔:“让她一个人去?能行吗?别一会儿就把红军引过来了……”
秦晋川冷冽的目光扫过,那人立刻噤声。
“执行命令。”
……
姜青白在林木间快速穿行,洗髓后的身体让她在山林中如鱼得水,感官全开,警惕着任何风吹草动。她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也明白这是秦晋川的考验。
东侧山谷幽深寂静,植被异常茂密。姜青白选择了一处视野开阔又便于隐蔽的制高点,架起狙击步枪,耐心潜伏下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山林里只有鸟鸣和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突然,她的耳廓微动,捕捉到了一丝极其轻微的、不同于自然声响的——鞋底踩断枯枝的脆响!来了!
她透过瞄准镜缓缓搜索,很快,几个穿着红军作训服、动作谨慎的身影出现在视野边缘。他们呈松散搜索队形,正沿着谷底溪流,向C区方向摸来。人数约一个班!
姜青白屏住呼吸,计算着距离和风速。她没有立刻开枪,而是默默记下对方的人数、装备和行进路线。然后,她小心翼翼地后撤,找到一处便于观察又不会立刻暴露的位置,用简易的树枝和石块,摆出了一个代表“敌一个班,沿溪流渗透”的简易信号。
这是出发前秦晋川约定的联络方式之一。
做完这一切,她再次潜回狙击位。现在,她需要为后方构筑工事争取时间。
她瞄准了队伍最后一名红军士兵,扣动扳机。
“砰!”
清脆的枪声在山谷回荡。那名红军士兵头盔上的激光接收器应声亮起,冒出代表“阵亡”的白烟。
红军队伍瞬间大乱,迅速寻找掩体,警惕地搜索着子弹来源。
姜青白一击得手,立刻转移阵地,如同幽灵般在岩石和树木间移动。她并不追求大量“击杀”,而是利用精准的冷枪,不断骚扰、迟滞对方的行进速度,制造心理压力。
她的枪法奇准,行动诡秘,让这支红军渗透小队如同惊弓之鸟,前进速度大大减缓。
……
C区防御阵地。
收到姜青白传递回来的信号,秦晋川眼神微动。比他预计的预警时间提前了十五分钟。
“工兵,加快雷区布置!通信兵,尝试建立与指挥部的临时联络!其他人,加固掩体!”他的命令依旧简洁,但节奏明显加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特种女兵在七零:开局搬空仇家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特种女兵在七零:开局搬空仇家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