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靶满环的震撼,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新兵连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一项更艰巨的挑战已悄然降临——移动靶射击。消息传来,新兵们刚刚因实弹射击而高涨的情绪,瞬间被一种新的、更深层次的焦虑所取代。
“移动靶?靶子会动怎么打?”
“我固定靶都还没打好呢……”
“完了,这次肯定要出丑了。”
训练场上,议论声此起彼伏,担忧之情溢于言表。固定靶考验的是稳定和精准,而移动靶,则是对预判、节奏感和心理素质的终极考验。
赵铁柱看着底下这群愁眉苦脸的新兵,冷哼道:“都怕了?敌人会站着不动让你们打吗?战场是活的!从今天起,都给我把脑子里那根弦拧紧了!”
新的靶场布置起来,轨道、滑轮、还有那些即将不规则移动的靶标,都透着一股冰冷的机械感,无形中增加了压力。
陈教官也再次出现在训练场。格斗切磋的“败绩”似乎并未影响他,反而让他对姜青白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他站在赵铁柱身边,目光同样聚焦在那个瘦小的身影上,他想看看,这个在格斗场上给了他巨大“惊喜”的女兵,在动态射击上,是否同样妖孽。
训练从最简单的横向匀速移动靶开始。靶标在百米距离上,以固定的速度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滑动。
第一批上场的新兵,状况百出。有人跟不上靶子速度,子弹全打在后面;有人预判过度,子弹飞到了靶子前面;更多的是手忙脚乱,毫无节奏,五发子弹天女散花般分布在靶标轨迹的各个位置,能有一两发上靶就算不错。脱靶者比比皆是。
沮丧的气氛在蔓延。
轮到姜青白小组。
她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模样,卧倒,据枪,装弹。当远处的靶标开始沿着轨道“唰”地移动起来时,她的眼神瞬间变了。
不再是固定靶时的绝对静止,她的瞳孔微微收缩,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都融入了那移动的靶标之中。她的枪口不再死死锁定一点,而是开始以一种独特的、圆润的韵律,伴随着靶标的移动而平滑地移动。
她没有急于击发。第一轮,她只是在感受,感受靶标移动的速度,感受轨道运行的规律,感受枪支在移动中保持稳定的微妙平衡。她的呼吸变得极其悠长,心跳仿佛也放缓下来,整个世界在她眼中,只剩下那个移动的白色目标和手中随之舞动的枪。
“她在干什么?怎么不开枪?”
“吓傻了吗?”
旁观的新兵有些不解。
但陈教官和赵铁柱的眼神却同时一凝!他们看出了门道!姜青白不是在发呆,她是在“人枪合一”,在寻找那种最佳的跟踪节奏和击发时机!
第二轮移动开始!
就在靶标进入有效射界的瞬间,姜青白动了!
她的枪口移动陡然变得坚决而稳定,不再是单纯的跟随,而是带着一种精准的预判,始终将准星提前压在靶标移动路径的前方某个无形的点上!
“砰!”
第一声枪响!果断,干脆!
报靶杆迅速指向移动的靶标——8环!虽然不在中心,但稳稳上靶!在大多数新兵还在脱靶边缘挣扎时,她第一枪就取得了有效命中!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砰!”
第二枪!报靶杆指向9环!
“砰!”
第三枪!10环!
“砰!”
第四枪!10环!
“砰!”
第五枪!9环!
五发子弹,全部命中!而且环数越来越高!
“四十五环!”观察员报出成绩。
全场响起一阵低呼!第一次打移动靶,就能取得如此成绩,已经堪称惊艳!
但姜青白微微蹙了蹙眉,似乎对自己的表现并不完全满意。她清晰地感觉到,自己对于这支枪在移动中的弹道特性,以及更复杂的提前量计算,还需要进一步熟悉。
接下来的训练,她更加专注。她不再追求每一枪都命中高环数,而是有意地进行各种尝试——不同的跟踪速度,不同的预判量,甚至尝试在靶标变速的瞬间击发。
旁人看来,她的成绩似乎变得不稳定起来,有时能打出48环的高分,有时又会掉到40环左右。但赵铁柱和陈教官却越看越是心惊!他们看出来了,姜青白是在进行极其高效的“数据采集”和“适应性训练”!她在用最短的时间,摸索和掌握移动射击的规律!
这种学习能力和自我调整的能力,比单纯打出一个高分更加可怕!
训练难度不断提升。靶标开始变速移动,时而快,时而慢,毫无规律可言。接着,又增加了斜向移动,甚至短暂的隐现靶。
新兵们的成绩惨不忍睹,哀嚎一片。
而姜青白,在经过前期的摸索后,仿佛终于完成了所有的“调试”。她的状态进入了另一个层次。
无论靶标如何移动,变速、斜向、乃至突然出现又消失,她的反应都快得惊人!她的眼睛如同最精密的雷达,瞬间捕捉目标,大脑如同高速计算机,几乎在瞬间完成对速度、角度、距离的综合判断,计算出最佳的提前量和击发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特种女兵在七零:开局搬空仇家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特种女兵在七零:开局搬空仇家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