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施夷光的描述,萧烬的神色越来越凝重,眼神也越来越亮。当听到“冬季作战能力”、“最受军队欢迎的衣料”、“影响战局走向的战略力量”时,他霍然起身,在榻前踱了两步,猛地转身,目光灼灼地看向那袋棉花种子,语气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
“此言当真?光光,若此棉果真具备如此神效……”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北方苦寒,将士冬季戍边、作战,冻伤减员历来是心头大患!若能有此保暖奇物普及军中,我大秦锐士在严冬亦能保持战力,此消彼长,意义非凡!还有这棉布,若能量产装备军民,不仅能惠及民生,更能让我朝在物资储备上占据主动!”
萧烬还敏锐地捕捉到施夷光话语中一个陌生的词汇,他微微蹙眉,带着求知的态度问道:“光光,你方才屡次提到‘纤维’……此乃何物?听起来,似是这些作物功效的关键?”
施夷光正沉浸在规划中,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在这个时代,确实还没有“纤维”这个系统性的概念。
她想了想,尽量用萧烬能理解的方式解释道:“你可以把‘纤维’理解为……构成许多植物茎秆、叶片,或者像棉花、亚麻这种种子上那些细长丝状物的基本东西。”她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就像蚕吐出的丝,本质上也是一种动物‘纤维’。它们通常细长、坚韧,有弹性。”
她拿起一小撮棉花,轻轻拉扯出里面纠缠的丝状物:“你看,棉花能保暖,就是因为它这些绒毛状的纤维中间能锁住大量空气,隔绝寒气。而亚麻,”
她又指向亚麻种子,“它的纤维更长、更结实,适合拧成线,再织成布,就是因为它的纤维特性决定了它适合这样做。”
她总结道:“简单来说,纤维就是许多天然材料里,那些能被我们用来纺线、织布、造纸,或者像棉花这样用来填充保暖的‘基础丝线’或‘骨架’。 我们挑选作物,很多时候就是在寻找那些拥有优良、合用纤维的品种。”
萧烬是何等聪慧之人,他凝神细听,结合施夷光之前的描述和眼前的实物,很快就明白了过来。他眼中闪过恍然与惊叹:
“原来如此!孤明白了!”他拿起一点棉花,又看了看亚麻种子,“所以,棉花之利,在于其纤维蓬松锁气,可御寒;亚麻之利,在于其纤维强韧,可织布;甚至寻常的麻、葛等,其可用之处,也皆因这‘纤维’之故?”
“正是如此!”施夷光赞赏地点点头,“阿烬你真是一点就通。理解了‘纤维’,就能明白为何有些植物能做衣料,有些只能当柴烧。我们寻找和培育作物,尤其是用于纺织和填充的,本质上就是在寻找和优化这些天然的纤维。”
萧烬若有所思地点着头,目光再次投向那些种子时,已然带上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他不再仅仅看到种子本身,而是透过它们,看到了其内部蕴含的、能够被编织成布、填充成衣、影响国计民生的那些微小却至关重要的“丝线”。
这一个小小的概念,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材料科学(虽然还很原始)的新窗口,让他对施夷光所描绘的蓝图,有了更具体、更深刻的认知。
她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想象一下,如果我们能垄断或主导棉花的种植和加工,就意味着我们掌握了至关重要的御寒物资和基础衣料来源。这不仅意味着巨大的财富,更意味着一种能够影响民生、甚至左右战局走向的战略力量。”
这才是她最看重的——将核心技术和高需求物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无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和实力壁垒。
“阿光,什么是造纸啊?”萧烬又捕捉到一个关键词。
萧烬敏锐地捕捉到施夷光话语中又一个陌生的词汇,他像发现了新大陆般,带着十足的好奇追问道:“阿光,你方才还说到了‘造纸’?这‘纸’……又是何物?听起来,似乎也与那‘纤维’有关?”
施夷光正沉浸在棉花大业的宏图里,冷不丁又被问到一个需要大费唇舌解释的概念,心里顿时哀嚎一声:“救命啊!这些古人,啥也需要从头科普,我这张破嘴真是没个把门的,怎么顺嘴就秃噜出来了!”
她越想越觉得解释起来工程浩大,下意识就抬手轻轻拍了自己的嘴唇一下,小声嘟囔:“让你多嘴……”
萧烬被她这突如其来的小动作弄得一愣,关切又疑惑地问道:“诶?光光,怎么啦?可是哪里不适?”
“哦,没事没事,”施夷光赶紧放下手,掩饰性地笑了笑,心里快速想着如何用最直观的方式让他理解。她眼珠一转,走到书案前,将今天刚刚画好的那份紫宸阁装修设计图拿了起来,递到萧烬面前。
“喏,这个就是‘纸’。”她指着那张表面光滑、质地均匀、线条清晰的A4图纸说道。
萧烬疑惑地接过这张与他平日惯用的厚重竹简、昂贵缣帛截然不同的物事。入手只觉轻薄挺括,触感细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春秋香料日志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春秋香料日志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