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938年2月15日
穿过那片充满血腥与死亡气息的“三不管”地带,眼前的景象逐渐有了人烟。低矮的土坯房零星散落在贫瘠的土地上,偶尔能看到在寒风中佝偻着身子、在冻土里刨食的农民,眼神麻木而警惕。这里,已是日伪势力渗透的边缘区域,气氛远比护乡队控制的山区紧张。
根据石头指引的方向,三人终于在第三天的黄昏,望见了沙沟镇的轮廓。那是一个比之前山村大上不少的镇子,坐落在一片相对平坦的洼地,几条土路交汇于此,隐约能看到镇口有背着枪的人影晃动——不是护乡队那种朴素的装扮,而是穿着统一伪军制服的身影。
“只能送你们到这儿了。”石头在一处能俯瞰镇子的土梁后停下脚步,指着镇子东头一片低矮的棚户区,“那边就是东头,刘记铁匠铺应该就在那片。镇子里有伪军一个排,还有几个鬼子顾问,盘查很严,你们小心。”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周队长交代过,铁匠铺的老刘,信得过,但也要留个心眼。这年月,人心隔肚皮。”
顾明洲点了点头,将周胜海给的信物铜钱攥在手心。“多谢带路。”
石头抱了抱拳,不再多言,身影很快消失在暮色笼罩的荒野中。
现在,只剩下顾明洲和苏月华两人。他们藏身在一处废弃的砖窑里,准备等到夜深再行动。
夜色渐深,寒风刺骨。镇子里零星亮着灯火,伪军巡逻队的脚步声和偶尔的犬吠声随风传来。顾明洲的【生命感知】扩展到最大范围,仔细扫描着镇东头那片区域。能量光点稀疏,大多黯淡微弱,是穷苦百姓的特征。但在其中,他捕捉到了一个相对凝聚、带着一股沉稳“火气”的能量源,位置正在一片棚户区的边缘,符合铁匠铺的特征。周围没有发现异常的能量波动。
“准备好了吗?”顾明洲看向苏月华,低声问。他把大眼盒子插在腰间,用破旧的外套遮掩,将藏三八大盖的干柴捆斜挎在右肩。苏月华也将自己的南部手枪藏好,背上藏了弹药带的包袱。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眼神虽然紧张,却异常坚定。
两人借着夜色的掩护,如同两道影子,悄无声息地滑下土梁,向着镇东头摸去。
避开主要道路,他们在狭窄、泥泞、堆满杂物的巷弄里穿行。空气中弥漫着煤灰、粪便和贫穷混杂的气味。偶尔有野狗被惊动,发出低吠,又被顾明洲冰冷的眼神逼退。
按照感知的指引,他们很快找到了那处散发着“火气”的院落。院墙低矮,院门虚掩,里面没有灯光,但能听到隐约的、有节奏的轻微敲击声,似乎有人在里面做着什么精细活计。门楣上挂着一块被烟熏得发黑的木牌,模糊能辨认出“刘记铁匠”几个字。
顾明洲没有立刻进去。他示意苏月华留在巷口阴影处警戒,自己则如同壁虎般贴近院墙,【隐匿精通】让他的气息几乎与黑暗融为一体。他仔细聆听着里面的动静,除了那规律的敲击声,再无其他。
确认没有埋伏后,他才轻轻推开虚掩的院门,闪身而入。
院子里堆着废铁和煤块,一个简易的棚子下,炉火早已熄灭,但铁砧旁,一个穿着破旧棉袄、身形壮实的老者,正就着一盏如豆的油灯,用一把小锤仔细地敲打着一把镰刀,动作专注而沉稳。听到推门声,他敲击的动作微微一顿,头也没抬,只是浑浊的眼睛在灯光下闪过一丝精光。
“打烊了,明天再来。”老者的声音沙哑,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
顾明洲没有说话,只是缓缓走上前,将握着信物铜钱的手摊开,伸到油灯能照到的地方。
老者的目光落在那个磨损严重的铜钱上,敲击的动作彻底停下。他放下小锤,拿起铜钱,凑到灯下仔细看了看,又抬头打量了一下顾明洲。他的目光如同他敲打的铁器,带着审视的力度,扫过顾明洲虽然破旧但难掩锐气的面容。
“周队长的人?”老者压低声音。
“是。”顾明洲言简意赅。
“就你一个?”
“还有一个在外面。”
老者沉默了一下,将铜钱递还给顾明洲,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煤灰。“跟我来。”他吹熄油灯,院子瞬间陷入黑暗。他带着顾明洲走向后面一间更加低矮黑暗的土坯房。
苏月华见顾明洲久未出来,正自焦急,看到顾明洲在门口对她做了个安全的手势,这才小心地跟了进去。
土坯房里几乎没有任何家具,只有一张土炕和一个破柜子。老者关上门,这才点燃了一盏更小的油灯,光线昏黄,勉强照亮三人。
“叫俺老刘就中!”老者打量着顾明洲和苏月华,“俺能给恁们搭把手做点啥?”
顾明洲点头“我们去藤县,需要路线和一些干粮。”
老刘叹了口气:“滕县……现在可是个火药桶。鬼子重兵云集,听说要在南边打大仗,滕县是前沿。现在过去,难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抗战:重生川军,杀鬼子续命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