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河流,裹挟着人生的沙砾,一路奔腾,终于将张山送到了 65 岁的渡口。
省城五套房子,这个在旁人听来或许会咋舌的数字,背后是张山和孙雪大半辈子精打细算的证明。
它们像是散落在城市地图上的坐标,标记着这个家庭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奋斗轨迹。
好在,所有的房贷,终于在张山六十岁那年,全部清偿完毕。
红色的房产证安静地躺在抽屉里,上面不再有任何银行的抵押标记,只承载着纯粹的归属感。
辛苦了大半辈子,背负了半生的经济压力骤然卸下,张山完全可以,也理应享受含饴弄孙、游山玩水的退休生活了。
他张山和孙雪不是没有规划过,去江南水乡住上一个月,去东北看看雪原,甚至憧憬过欧洲的古老城堡。
然而,生活的剧本,总是不完全按照预想的情节上演。
大女儿张欣在公务员系统里稳步上升,工作愈发繁忙,加班、出差是家常便饭。
她的儿子,四岁的磊磊,刚上幼儿园中班。
二女儿李昱,一边在医院扛着三班倒的繁重工作,一边还在攻读在职研究生,她的女儿,三岁的朵朵,今年刚踏入幼儿园小班。
两个孩子都到了最需要人接送的年纪。
女儿女婿们不是没考虑过请保姆,但一来费用不菲,二来总不如自家人放心。
看着孩子们在事业上升期和育儿责任间疲于奔命,眼下的乌青比当年辅导作业时的自己还重,张山和孙雪心疼了。
“爸,妈,又要辛苦你们了……”
张欣带着歉意的眼神,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山打断了。
“说什么辛苦,自己家的孩子。”
张山挥挥手,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理所当然,“你们安心忙工作,磊磊和朵朵,交给我和你妈。”
孙雪也在一旁温柔地附和:“是啊,我们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接送孩子还能活动活动筋骨。”
于是,刚刚从律师生涯中“解甲归田”的张山,甚至还没来得及适应不用早起赶庭审、不用熬夜看卷宗的日子,便又一次披挂上阵,担负起了每日接送孙子孙女上学的重任。
只不过,这次的“战场”,从法庭和办公室,转移到了幼儿园的门口;这次的“当事人”,变成了两个叽叽喳喳、精力无限的小家伙。
清晨六点,生物钟准时叫醒了张山。他没有丝毫赖床的念头,也没有赖床的习惯,利落地起身,如同过去几十年一样。
厨房里,他系上围裙,开始为全家准备早餐。
小米粥、煮鸡蛋、蒸包子或者烤面包,搭配牛奶或豆浆,营养均衡。
只是现在,他需要准备四份——他和孙雪的,以及两个孙辈的。
六点半,他依次轻声唤醒还在睡梦中的磊磊和朵朵。
看着两个小家伙揉着惺忪睡眼、哼哼唧唧不肯起床的模样,张山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几十年前,叫大女儿张欣和小女儿李昱起床的情景。
历史,总是带着惊人的相似性,只是主角换了一茬。
“外公,我的奥特曼袜子呢?”
“外公,朵朵抢我的小熊发卡!”
“外公,今天能不能不吃鸡蛋黄?”
……
清晨的忙碌,在两个孩子此起彼伏的“外公”呼喊声中,显得热闹而琐碎。
张山耐心地应对着,找袜子,调解“纠纷”,哄着吃下营养餐,动作熟练得仿佛从未中断过。
七点十分,准时出门。
张山一手牵着磊磊,一手牵着朵朵,走向那辆陪伴了他多年的 SUV。
车身依旧保养得很好,只是里程表上的数字,无声地记录着它陪伴这个家庭走过的漫长岁月。
学校门口,永远是城市清晨最富生机也最显焦灼的地方。
与二十多年前相比,接送的队伍主体,已经从年轻的父母,变成了像张山这样头发花白、步履略显迟缓的祖辈。
他们构成了校门口一道独特的“银发风景线”。
张山也被女儿拉进了班级家长群。
当他第一次点开那个头像闪烁、消息瞬间99+的微信群时,一种久违而又熟悉的“压迫感”扑面而来。
“收到,老师辛苦了!”
“收到,谢谢老师提醒!”
“家长朋友们,这次的实践活动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哪位好心家长有今天数学课的笔记?我家孩子漏记了。”
“拼单团购某某教辅,有需要的接龙!”
信息爆炸,节奏飞快。
张山戴着老花镜,手指有些笨拙地滑动着屏幕,努力分辨着哪些是重要通知需要回复“收到”,哪些是闲聊可以忽略。
他小心翼翼地打着字,生怕说错话给女儿外孙“丢脸”。
有一次,他不小心点错了一个搞笑表情包发出去,瞬间引来几个年轻家长善意的调侃:“磊磊外公好潮啊!”
弄得张山老脸一红,赶紧撤回,尴尬之余,又觉得有些好笑。
这家长群里的酸甜苦辣,与他当年面对女儿们的家长会时,滋味截然不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修真归来,我成了地球首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修真归来,我成了地球首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